字词 | 勩 | |||||||||||||||||||||||||||||||||||||||||||||||||||||||||
释义 | 勩yì ㄧˋ 卷十三力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力部 14画 U+52E9 勩 余制切 勚 勩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余制切頁碼第460頁,第32字續丁孫 勩勞也。《詩》曰:「莫知我勩。」从力貰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予契反頁碼第1082頁,第5行,第1字述 勞也。從力貰聲。《詩》曰:「莫知我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余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99頁,第4字許惟賢第1216頁,第6字 勞也。 段注《毛詩傳》同。按凡物久用而勞敝曰勩。明楊愼荅中官問。謂牙牌摩損。當用鋊字。今按非也。當用勩字。今人謂物消磨曰勩是也。蘇州謂衣久箸曰勩箸。 从力。貰聲。 段注余制切。十五部。 詩曰:莫知我勩。 段注《小雅・雨無正》文。 勩字的相关索引
勩yì ㄧˋ 正文・子集下力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力部 14画 U+52E9 勩 勚 勩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9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8頁,第17字 音《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𡘋音曳。 音又,《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至切,𡘋音異。又,《集韻》:神至切,音示──義𡘋同。 例《集韻》或作𠡫、𦘓、肄。 注解〔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勩〕字拼音是y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貰、力。 〔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见“勚”。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勩yì ㄧˋ 力部共14画左右结构U+52E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勚 力部 14画 12画 左右结构 ANML 86 、 ANME 98 PCKS EALY 44827 无 U+52E9 12215251113453 横、竖、竖、横、竖折/竖弯、竖、横折、横、横、横、撇、点、横折钩、撇 勚 、 𠡫 、 𠡾 、 𠢉 、 𦘓 勩字概述〔勩〕字拼音是yì,部首是力,总笔画是14画。 〔勩〕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貰、力”。 〔勩〕字仓颉码是PCKS,五笔是ANML86,ANME98,四角号码是44827,郑码是EALY。 〔勩〕字的UNICODE是U+52E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225,UTF-32:000052e9,UTF-8:E5 8B A9。 〔勩〕字异体字是勚、𠡫、𠡾、𠢉、𦘓。 勩的笔顺Loading... 勩的意思勩勚yìㄧˋ基本解释◎见“勚”。 勩字的翻译
勩的国语辞典解释勩勚yìㄧˋ详细解释动 ◎器物因磨损而失去棱角、锋芒。 《说文解宇•力部》“勩”字•清•段玉裁•注:“勚,凡物久用而劳 敝曰勚。” 形 ◎辛勤、劳苦。 《诗经•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汉•毛亨•传:“勚,劳也。”唐•载叔伦〈南野〉诗:“身勚竟亡疲,团团欣在目。”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勩的两岸词典解释勩勚yìㄧˋ详细解释1.〈书〉辛苦;劳苦。 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诗经‧小雅‧雨无正》)。 2.〈书〉器物因磨损而失去棱角、锋芒。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勩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