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 | |||||||||||||||||||||||||||||||||||||||||||||||||||||||||||||||
释义 | 北běi ㄅㄟˇ bèi ㄅㄟˋ 卷八北部共5画 说文解字 卷八 北部 5画 U+5317 北 博墨切 北 北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八上反切博墨切頁碼第267頁,第16字續丁孫 北異體北 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 附注唐蘭《釋四方之名》:「北由二人相背,引申而有二義:一為人體之背,一為北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五反切補或反頁碼第687頁,第1行,第1字述 乖也。從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從北。 鍇注臣鍇曰:「乖者,相背違也。古人云『追奔逐北』,逐其亡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八上反切博墨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543頁,第1字許惟賢第677頁,第2字 𦮃也。 段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爲北方。《尙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 从二人相背。 段注博墨切。一部。 凡北之屬皆从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南面而立,背向北,故引申為北方。 白话解释北,违背。字形采用两个相背的“人”会义。所有与北相关的字,都采用“北”作边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像兩人背對站立的樣子,所以表示相互背離。字可正反書寫,不影響其音義,因此,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 北字的相关索引
北běi ㄅㄟˇ bèi ㄅㄟˋ 正文・子集下匕部共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匕部 5画 水 U+5317 北 𧉥 北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匕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2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82頁,第2字 古文: 𧉥 音《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𡘋綳入聲。 例《玉篇》:方名。 例又,《廣韻》:奔也。 音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𡘋音背。 注解〔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匕部。 〔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ěi、b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匕,五行属水。 〔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ěi] ⑴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⑵ 打了败仗往回逃㈡ [bèi] ⑴ 古同“背”,违背,违反。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北běi ㄅㄟˇ bèi ㄅㄟˋ 匕部共5画左右结构U+5317CJK 基本汉字 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匕部 5画 3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水 UXN LMP TIRR 12110 0554 1717 U+5317 21135 竖、横、提、撇、竖弯钩 南 背 、 北 、 𧉥 北字概述〔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ěi、bèi,部首是匕,总笔画是5画。 〔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二、丨、匕”或“""、匕”,五行属水。 〔北〕字仓颉码是LMP,五笔是UXN,四角号码是12110,郑码是TIRR,中文电码是0554,区位码是1717。 〔北〕字的UNICODE是U+531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271,UTF-32:00005317,UTF-8:E5 8C 97。 〔北〕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227,属常用字。 〔北〕字反义词是南,异体字是背、北、𧉥。 北的笔顺Loading... 北的意思全部běi1bèi2 北1běiㄅㄟˇ基本解释①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②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详细解释名词 1.方位名。与“南”相对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万物负阴而抱阳。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然则北通巫峡。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宋· 苏轼《石钟山记》沛公北向坐。 —— 《史记·项羽本纪》又北向。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2.败逃的军队defeated troops。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 —— 《战国策·燕策一》 3.姓。 动词 1.败北be defeated。 连战皆北。 —— 《史记·项羽本纪》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 《韩非子·五蠹》 2.败逃retreat。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汉· 贾谊《过秦论》 3.另见 bèi。 北2bèiㄅㄟˋ基本解释◎古同“背”,违背,违反。 北字的翻译
北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běi1bèi2bò3 北1běiㄅㄟˇ详细解释名 1.方位名:(1) 相对于“南”而言。如:“北方”、“漠北”。(2) 地图的上方。 2.败逃的军队。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形 ◎在北方或从北来的。 《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北国、北风。 动 1.向北行。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鴈北。” 2.失败、败逃。 《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败北。 副 ◎向北,表示行动的方向。 《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京索既扼,引师北讨。” 北上、北征。 北2bèiㄅㄟˋ详细解释动 ◎违反、背叛。 《说文解字•北部》:“北,乘也,从二人相背也。”《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北3bòㄅㄛˋ详细解释◎(一)之读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北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běi1bèi2 北1běiㄅㄟˇ详细解释1.四个基本方向之一,早晨面朝太阳时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北方、北极、北国。 2.在北方或从北方来的。 塞北、北风。 3.古“背”字。本为二人相背的意思。今指失败;败逃。 败北。 4.姓。 北2bèiㄅㄟˋ详细解释◎〈书〉通“背”。违反;背叛。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北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𠂤历间 商 甲骨文 午组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九店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北字的成语泰山北斗 南辕北辙 南征北战 天南地北 南腔北调 走南闯北 山南海北 追奔逐北 天南海北 北面称臣 乘胜逐北 南来北往 海北天南 南鹞北鹰 闯南走北 众星拱北 喝西北风 东西南北 塞北江南 南去北来 北郭先生 追亡逐北 大江南北 更多… 北字组词北开头的词语北京 北方 北部 北风 北上 北京时间 北极 北欧 北宋 北边 北伐 北国 北面 北纬 北半球 北非 北魏 北美洲 北洋军阀 北斗 北朝 北冰洋 北齐 更多… 北结尾的词语东北 西北 河北 湖北 南北 华北 台北 三北 江北 大西北 败北 走南闯北 天南海北 塞北 天南地北 山南海北 追奔逐北 罢北 北东北 奔北 必不挠北 乘胜逐北 闯南走北 更多… 北中间的词语南北朝 南来北往 南征北战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河北梆子 喝西北风 指北针 泰山北斗 阿北仔 白首北面 城北徐公 池北偶谈 大北胜 代马依北风 地北天南 东北大鼓 东北虎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平原 东北野战军 东北易帜 东北隅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