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钧一发 |
释义 | qiānjūnyīfà 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的意思词语解释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ǎ
网络解释千钧一发 (成语)千钧一发,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明 方孝孺 《吴氏二贤母哀辞》:“引千钧兮一发,以手障兮惊澜。”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正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那捉女学生的警察猛地被一个人一脚踹出好远去。” 千钧一发的字义分解
【千钧一发】的常见问题
qiānjūnyīfà 千钧一发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ㄢ ㄐㄩㄣ ㄧ ㄈㄚˋ 繁体: 千鈞一髮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危在旦夕 反义词: 安然无恙 安如磐石 千钧一发的意思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 出处: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例子: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正音:“发”,读作“fà”,不能读作“fā”。 辨形:“钧”,不能写作“均”。 辨析:“千钧一发”和“危如累卵”;都比喻非常危险、危急。不同在于:①“千钧一发”偏重于“危急”;“危如累卵”偏重于“危险”;不能表示“紧急”。②“千钧一发”可跟“事”搭配;“危如累卵”不能。“危如累卵”可用于具体东西;“千钧一发”不能。 歇后语: 一根头发系石磨 —— 千钧一发 谜语: 最韧的头发 (谜底:千钧一发) 故事: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枚乘,他擅长辞赋,他在吴王刘濞手下作郎中,刘濞想反叛朝廷,枚乘劝阻他说:“用一根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是极其危险的。” 千钧一发的详细解释【释义】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著。比喻情况非常危险。#语本《列子・仲尼》。 【典源】#《列子・仲尼》[1]乐正子舆曰:“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其尤者。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公子牟曰:“子不谕至言而以为尤也,尤其在子矣。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有。影不移者,说在改也。发[2][3],[4]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注解[1]典故或见于《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 [2]引:拉。 [3]千钧:极言其重。钧,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4]势至等:力量一样大。 参考《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典故】“千钧一发”原作“发引千钧”。典源本于《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国公室的公子,爱好与贤人交游,不管国事,他很推崇赵国人公孙龙的学说。乐正子舆知道后,对著公子牟嘲笑公孙龙说:“公孙龙言辞荒诞,善于诡辩,像他说的发引千钧、白马非马等言论,根本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谬论!”公子牟听了反驳乐正子舆说:“智者的话,本来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说那些言论不合理,其实是因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发引千钧』来说,一根头发之所以可以系著千钧重物,这是因为头发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细发丝,拉引千钧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来就是随时会断,《列子》此处所说的“发引千钧,势至等”是一种逻辑推论,并不影响“发引千钧”代表危险状况的原义,所以在《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里,“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一根细线系著千钧的重物;另外在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中,“其危如一发引千钧”,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势的危急,就像是在一根头发上,挂著千钧重的东西一样。这两处的说法都是危险的意思后来“千钧一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非常危险。“千钧一发”较早的书证如宋・李曾伯〈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书证】
【用法】语义比喻非常危险。 类别用在“危急紧迫”的表述上。 例句①魔术师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从紧锁的水箱中逃生。 ②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若想逃生,不容许你有半点犹豫。 ③你怎么可以在千钧一发、生死关头时,弃他于不顾呢? ④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唯有保持冷静才有机会脱险。 ⑤千钧一发之际,他奋不顾身地跳下河,救起溺水的小孩。 ⑥在千钧一发之时,他终于从快要倒塌的楼房里冲了出去。 ⑦这艘小船在急流中打转,千钧一发的情景,让人不禁捏了把冷汗! ⑧此刻情势千钧一发,若想要救出人质,得步步为营,丝毫马虎不得。 ⑨就在歹徒掏出枪来的千钧一发之际,警察及时将他制服,危机才得以解除。 千钧一发的翻译
千钧一发成语接龙“发”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千”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千钧一发字义分解千读音(qiān), 十部,共3画 ①.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 如: 千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里)。 ②. 喻极多。 如: 千里马。千言万语。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③. 见“秋”字“秋千”。 ④. 姓。 查看详细解释 钧读音(jūn), 钅部,共9画 ①.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如: 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钧之势。 ②.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如: 陶钧(亦喻造就人材)。 ③. 乐(yuè)调(diào)。 如: 钧弦。 ④.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 如: 钧安。钧鉴。钧座。 查看详细解释 一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查看详细解释 发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㈠ 发 [ fā ]①. 交付,送出。 如: 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②. 放,射。 如: 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③. 表达,阐述。 如: 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④. 散开,分散。 如: 发散。 ⑤. 开展,张大,扩大。 如: 发展。发扬。 ⑥. 打开,揭露。 如: 发现。发掘。 ⑦. 产生,出现。 如: 发生。发愤。奋发。 ⑧.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 如: 发面。 ⑨. 显现,显出。 如: 发病。发抖。发憷。 ⑩. 开始动作。 如: 发动。 ⑪. 引起,开启。 如: 启发。发人深省。 ⑫. 公布,宣布。 如: 发布。发号施令。 ⑬.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㈡ 发 [ fà ]①.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 如: 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查看详细解释 千钧一发成语组词千的成语钧的成语一的成语发的成语 千钧一发相似的成语一发千钧一字千钧一缕千钧发引千钧千钧重负一发破的青山一发力敌千钧一发双贯危机一发一发而不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蝉翼为重,千钧为轻一发不可收拾一发而不可收拾千虑一得一掷千金一泻千里一落千丈一触即发一刻千金一诺千金千虑一失一字千金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