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吁 | ||||||||||||||||||||||||||||||||||||||||||||||||||||||||||||||||||||||||||||||||||||||||||||||||||||||||||||||||||
释义 |
吁㈠xū ㄒㄩ yù ㄩˋ 卷二口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口部 6画 U+5401 吁 況于切 𠮱
吁㈡xū ㄒㄩ yù ㄩˋ 卷五亏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五 亏部 6画 U+5401 吁 況于切 𠮱 吁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上反切況于切頁碼第43頁,第32字續丁孫 𠮱異體吁 驚也。从口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三反切況于反頁碼第131頁,第7行,第2字述 驚也。從口于聲。 鍇注臣鍇曰:「亐,語之舒也。當言亐亦聲,誤也。」 鍇注又按:亏字部復有𠮱字,云:「驚語也。從口,從于,于亦聲。」臣鍇以爲在于部,當言:「從于,從口。」今旣與口部之𠮱同形同義而在兩處,疑一處誤,多之。《尚書》群臣舉鯀,帝曰:「𠮱咈哉!」驚怪群臣舉此人也。𠮱,于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37頁,第9字許惟賢第105頁,第12字 驚也。从口。亏聲。 段注況于切。五部。按此篆當刪。說見《亏部》。 白话解释吁,惊呼。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于”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從頁、籥(ㄩㄝˋ yuè)聲。從「頁」,表示人;「籥」表示音讀,也兼表聲音的意思。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吁字的相关索引
吁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況于切頁碼第152頁,第4字續丁孫 𠮱異體吁 驚語也。从口从亏,亏亦聲。 鉉注臣鉉等案:口部有𠮱,此重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況于反頁碼第386頁,第7行,第1字述 驚語也。從口,從亏,亏亦聲。 鍇注臣鍇曰:「口部已有,疑誤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16頁,第4字許惟賢第363頁,第1字 驚語也。 段注呂㓝。王曰吁來。按亏有大義。故从亏之字多訓大者。芋下云:大葉實根駭人。𠮱訓驚語。故从亏口。亏者驚意。此篆重以亏會意。故不入《口部》。如句丩屬字之例。後人又於《口部》增吁。解云驚也。宜刪。 从口亏。亏亦聲。 段注況于切。五部。 白话解释吁,惊呼。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于”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從頁、籥(ㄩㄝˋ yuè)聲。從「頁」,表示人;「籥」表示音讀,也兼表聲音的意思。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吁字的相关索引
吁xū ㄒㄩ yù ㄩˋ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上 口部 6画 木 U+5401 吁 𠮲 吁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5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74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2頁,第10字 古文: 𠮲 音《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𡘋音訏。 例又,留吁,赤狄別種。 音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音又,《集韻》、《正韻》𡘋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音又,《廣韻》、《集韻》𡘋王遇切,音芋──義同。 例《說文》本作。 注解〔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ū、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于,五行属木。 〔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于声。本义是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ū] ⑴ 叹息⑵ 叹词,表示惊疑㈡ [yù] ⑴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吁xū ㄒㄩ yù ㄩˋ 口部共6画左右结构U+5401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籲 口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木 KGFH RMD JAD 61040 0675 5185 U+5401 251112 竖、横折、横、横、横、竖钩 䏏 、 籲 、 訏 、 龥 、 𠮞 、 𠮱 、 𠮲 、 𠯊 、 𥸤 、 𦘼 吁字概述〔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ū、yù,部首是口,总笔画是6画。 〔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于”,五行属木。 〔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于声。本义是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吁〕字仓颉码是RMD,五笔是KGFH,四角号码是61040,郑码是JAD,中文电码是0675,区位码是5185。 〔吁〕字的UNICODE是U+540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505,UTF-32:00005401,UTF-8:E5 90 81。 〔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420,属次常用字。 〔吁〕字异体字是䏏、籲、訏、龥、𠮞、𠮱、𠮲、𠯊、𥸤、𦘼。 吁的笔顺Loading... 吁的意思全部xū1yù2yū3 吁籲1xūㄒㄩ基本解释①叹息。长~短叹。 ②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详细解释叹词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义oh。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 《书·吕刑》吁!惊也。 —— 《说文》王曰:“吁,来!…” —— 《史记·周本纪》吁!是何言欤? —— 《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动词 1.叹息,叹气sigh。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 —— 《明珠记》 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2.吐 breathe out。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云何吁矣。 —— 《诗·周南·卷耳》 3.另见 yū;yù。 吁籲2yùㄩˋ基本解释◎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天(呼天诉苦)。 详细解释动词 1.呼天而告appeal; petition。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 —— 《书·召诰》 吁天(呼天而告);吁号(呼叫);呼吁(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2.另见 xū;yū。 吁籲3yūㄩ详细解释象声词 1.吆喝牲口的声音。 2.另见 xū;yù。 吁字的翻译
吁的国语辞典解释吁籲xūㄒㄩ详细解释叹 ◎表示惊叹、疑怪的意思。 《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辞,惊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吁!汉帝之德,侯其袆而。”唐•韩愈〈进学解〉:“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 动 ◎叹息。 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宋•刘宰〈野犬行〉:“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 长吁短叹。 形 ◎忧愁。 《诗经•周南•卷耳》:“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吁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xū1yū2yù3 吁籲1详细解释◎台⃝即“籲”字。“籲”的简化字。参见【籲】。 吁籲2xūㄒㄩ详细解释1.叹息。 长吁短叹。 2.〈书〉叹词。表示惊怪、感慨等。 吁,是何言欤、吁!可惜哉。 3.姓。 吁籲3yūㄩ详细解释◎拟声词。模拟吆喝牲口,使停止前进的声音。 吁籲4yùㄩˋ详细解释◎“籲”的异体字;“籲”的简化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吁的字源字形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以下是“吁”的正体“籲”的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含吁字的成语气喘吁吁 长吁短叹 短叹长吁 吁咈都俞 都俞吁咈 呼天吁地 短吁长叹 长吁短气 吁天呼地 吁地呼天 局地吁天 更多… 吁字组词吁开头的词语吁请 吁吁 吁咈 吁咈都俞 吁嗟 吁俞 吁策 吁祷 吁地呼天 吁告 吁怪 吁骇 吁号 吁呼 吁俊 吁嘅 吁恳 吁留 吁谟 吁谋 吁气 吁求 吁然 更多… 吁结尾的词语呼吁 吁吁 喘吁吁 气吁吁 哀吁 长吁 喘吁 吹吁 短叹长吁 咍吁 骇吁 呴吁 嗟吁 惊吁 留吁 气喘吁吁 覃吁 叹吁 欷吁 嘻吁 歔吁 呀吁 噫嘻吁 更多… 吁中间的词语长吁短叹 喘吁吁 气吁吁 长吁短气 短吁长叹 都俞吁咈 呼天吁地 局地吁天 气喘吁吁 询吁之乐 噫吁唏 噫吁嚱 噫吁嘻 噫吁哉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