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ㄌㄧˋ

卷一一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一

一部

6画

U+540F

力置切

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力置切頁碼1頁,第6

叓治人者也。从一从㕜,㕜亦聲。

鉉注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

附注按:古文字事、使、史、吏本為一字,後分化。

附注《說文新證》:「『吏』字的造字本義,係於『史』字豎畫的上端分作兩叉形,作為指事字的標志,以別於史,而仍以『史』字為聲。

卷别卷一反切連致反頁碼23頁,第1行,第1

叓治人者也。從一,從史,史亦聲。

鍇注臣鍇曰:「吏之理人,心主於一也,書曰:『克肩一心。』史者,爲君之使也。凡言亦聲,備言之耳,義不主於聲,會意。」

卷别卷一上反切力置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頁,第2許惟賢2頁,第1

叓治人者也。

段注治與吏同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

从一。从史。

段注此亦會意也。天下曰从一大。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爲體。以史爲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史者,記事者也。

史亦聲。

段注凡言亦聲者,會意兼形聲也。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有兼六書之二者。力置切。一部。

漢人書辦稱史,今稱吏。古人唯官稱吏。吏、史音近,故轉史為吏。

初惟有武官,至後有文官,乃掌冊史,故从史。

古惟官稱史。掌書者,古謂之史,《周禮》之府史胥徒是也。漢時猶然。不知何時從稱為吏。今之書辦皆稱吏矣。初唯有武官,至後有文官,入掌冊史,故[从史]。

吏必有奏記,故从一从史。史,記事者也。古惟官稱史,掌言者謂之史,《周官》府史胥徒(今謂之書辦)是。漢世猶然(如「尚書令史十八人二百石主事」等是),今則抄胥皆稱吏矣。

吏,管治百姓的人。字形采用“一、史”会义,“史”同时也是声旁。

甲骨文史、吏同源,都是從又持中,為求二者在使用上有所區別,於是吏字所從中字乃取分叉之形作,而分化出「」字。金文、戰國文字又從二叉形演變為三叉形,而篆文則調整吏字構形方式,改為從一、史聲,為隸書、楷書所相承。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4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3頁
4說文校箋第1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05頁【補遺】第16140頁【補編】第14867頁
14通訓定聲第66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頁【崇文】第9頁
16說文句讀第4頁
17說文新證第42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一冊,第3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頁,第1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力置切;《集韻》、《韻會》:良志切;《正韻》:力地切,𡘋音利。
說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禮・曲禮》: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𢷤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
左傳・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註〕三吏,三公也。

又,《韻會》:府史之屬亦曰吏。
周禮・天官・大宰》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
前漢・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註〕師古曰:吏,理也,主理其縣內也。

又,姓。
正字通》:漢吏宗,王莽時人。

又,《五音集韻》:神至切,音示──奉也、職事也、勞也。

說文》本作叓。

注解

〔吏〕字拼音是lì,部首是口,总笔画是6画,是独体字。

〔吏〕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𠂇"、口、乀”或“一、史”或“"𰀉"、又”或“"𠮛"、乂”,五行属金。

〔吏〕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从手( 又 ),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是官吏。

〔吏〕字仓颉码是JLK,五笔是GKQI86,GKRI98,四角号码是50006,郑码是AJOS,中文电码是0684,区位码是3284

〔吏〕字的UNICODE是U+540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519,UTF-32:0000540f,UTF-8:E5 90 8F。

〔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381,属次常用字

〔吏〕字异体字是㕝、叓、吏

名词

1.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official; mandarin

吏,治人者也。 —— 《说文》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景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汉书·惠帝纪》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管子·朋法》王使委于三吏。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百吏庶民。 —— 《国语·周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战国策·齐策》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韩诗外传》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 方苞《狱中杂记》

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3.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inferior 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唐· 杜甫《石壕吏》

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4.吏部狱jail; prison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 班固《汉书》

5.姓。

动词

治理;为官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 —— 《汉书·王莽传下》是为长吏。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吏,所以治民也。 —— 《汉书·惠帝纪》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 宋之问《蓝田山庄》

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5 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