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呰 | ||||||||||||||||||||||||||||||||||||||||||||||||||||||||||||
释义 | 呰zǐ ㄗˇ cī ㄘ 卷二口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口部 9画 U+5470 呰 將此切 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上反切將此切頁碼第43頁,第17字續丁孫 呰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三反切將此反頁碼第130頁,第6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後漢書・郭泰傳》「衛文生買物,呰呵減價乃售」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上反切將此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35頁,第7字許惟賢第104頁,第12字
段注苛亦當作訶。玄應引作訶。凡言呰毀當用呰。《喪服四制》。呰者莫不知禮之所生也。鄭云:口毀曰呰。玄應引如此。今《禮記》作訾。按《少儀》注㒳云訾,思也。 从口。此聲。 段注將此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呰=訾。口毁曰呰。訾,思也。 朱二訾議當作呰。呰窳當作訾。今皆相反用之。 錢一苛也。訾議之訾正當作呰。訾,思也。呰窳=訾。 周二今用訾字,即說人短處也。呰議。 呰字的相关索引
呰zǐ ㄗˇ cī ㄘ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上 口部 8画 U+5470 呰 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3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2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頁,第4字 音《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𡘋音紫。 例又,《玉篇》:口毀也。 音又,《爾雅・釋詁》:呰、已,此也。〔註〕呰、已,皆方俗異語。〔疏〕呰、已與此,皆音相近,故得爲此也。 例又,弱也。 音又,《集韻》:才支切,音疵──亦苛也。 例又,瑕也。 音又,《韻會》:卽移切,音貲──此也。 音又,《集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音又,思計切──與些同,語辭。 音又,四箇切,娑去聲──亦與些同。 注解〔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ǐ、c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此、口。 〔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ǐ] ⑴ 古同“訾”,诋毁。⑵ 弱;劣㈡ [cī] ⑴ 古同“疵”,毛病。(三)同“此”。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呰zǐ ㄗˇ cī ㄘ 口部共9画上下结构U+547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5画 上下结构 HXKF YPR IIRJ 22601 无 U+5470 212135251 竖、横、竖、提、撇、竖弯钩、竖、横折、横 些 、 啙 、 訾 、 齜 呰字概述〔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ǐ、cī,部首是口,总笔画是9画。 〔呰〕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此、口”。 〔呰〕字仓颉码是YPR,五笔是HXKF,四角号码是22601,郑码是IIRJ。 〔呰〕字的UNICODE是U+54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16,UTF-32:00005470,UTF-8:E5 91 B0。 〔呰〕字异体字是些、啙、訾、齜。 呰的意思全部zǐ1cī2 呰1zǐㄗˇ基本解释①古同“訾”,诋毁。 ②弱;劣。~窳偷生。 详细解释动词 1.苛斥;诋毁blame; slander。 呰,苛也。从口,此声。 —— 《说文》呰,诃也。 —— 《华严音义》引《说文》。按,与诋略同。字亦作呲。呲其所不为者也。 —— 《庄子·列御寇》。注:“訾也。” 呰呰(诋毁。呰,通“訾”) 2.弱;劣weak。 呰窳(苟且懒惰;贫弱) 呰2cīㄘ基本解释◎古同“疵”,毛病。(三)同“此”。 呰字的翻译
呰的国语辞典解释呰zǐㄗˇ详细解释动 ◎诽谤、诋毁。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呰五霸于稷下, 一旦而服千人。” 形 ◎参见“呰窳”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呰的两岸词典解释呰zǐㄗˇ详细解释1.〈书〉毁谤。 2.台⃝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呰的字源字形
呰字组词呰牙咧嘴 呰窳 呰呰 毁呰 窳呰 呰呰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