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呼 | ||||||||||||||||||||||||||||||||||||||||||||||||||||||||||||
释义 | 呼hū ㄏㄨ 卷二口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口部 8画 U+547C 呼 荒烏切 𠰗 呼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上反切荒烏切頁碼第41頁,第10字續丁孫 𠰗異體呼 外息也。从口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三反切虎烏反頁碼第125頁,第4行,第2字述 外息。從口乎聲。 鍇注臣鍇曰:「气出爲外。」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上反切荒烏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22頁,第2字許惟賢第98頁,第5字 外息也。 段注外息,出其息也。 从口。乎聲。 段注荒烏切。五部。今人用此爲號嘑,𧦝召字。非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號嘑,𧦝召,呼、外息也。然皆相近。 錢一號嘑,呼吸、𧦝召,《說文》皆各有本字,然義皆近,故亦通用呼字, 周二呼、嘑、𧦝三字同。嘑號、呼吸,𧦝召。 白话解释呼,向外吐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乎”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乎聲。從口,表示口中的動作;乎聲,聲兼義。乎為語之餘,意有未盡,故將剩餘的氣流吐出。隸書、楷書相承篆文字形。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呼字的相关索引
呼hū ㄏㄨ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上 口部 8画 水 U+547C 呼 𠰗 、 戲 呼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5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3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1頁,第5字 古文: 𠰗 、 戲 音《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𡘋音虍。 例又,《廣韻》:喚也。 音又,《集韻》:嗚呼,歎辭。 例又,通作乎。 例又,通作虖。 例又,姓。 例又,呼沱,水名。 例又,草名。 音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音又,《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註〕呼,虛憊聲。〔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音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荒故切,音戽。 音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 音又,《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卷目:考證・丑集上 部首:口部 愛日堂藏本: 第92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1頁,第9字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註〕蔏𦸐,一名夜呼。 謹照原文註改疏。 注解〔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呼〕字拼音是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乎,五行属水。 〔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乎声。本义是吐气,与“吸”相对。 〔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ū] ⑴ 喊⑵ 唤,叫⑶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⑷ 象声词⑸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呼hū ㄏㄨ 口部共8画左右结构U+547C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口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KTUH 86 、 KTUF 98 RHFD JMUA 62049 0729 2684 U+547C 25134312 竖、横折、横、撇、点、撇、横、竖钩 吸 唿 、 嘑 、 虖 、 詨 、 謼 、 𠰗 、 𠻢 、 𡀛 、 𢧶 、 𣣍 、 𣣕 、 𧦝 呼字概述〔呼〕字拼音是hū,部首是口,总笔画是8画。 〔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乎”,五行属水。 〔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乎声。本义是吐气,与“吸”相对。 〔呼〕字仓颉码是RHFD,五笔是KTUH86,KTUF98,四角号码是62049,郑码是JMUA,中文电码是0729,区位码是2684。 〔呼〕字的UNICODE是U+547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28,UTF-32:0000547c,UTF-8:E5 91 BC。 〔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099,属常用字。 〔呼〕字反义词是吸,异体字是唿、嘑、虖、詨、謼、𠰗、𠻢、𡀛、𢧶、𣣍、𣣕、𧦝。 呼的笔顺Loading... 呼的意思呼hūㄏㄨ基本解释①喊。~喊。~声。~吁。~天号( háo )地。 ②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③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④象声词。~地跳起来。 ⑤姓。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同本义 exhale; breathe out。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呼,外息也。 —— 《说文》(外息,指呼气)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书·大传》候呼引针。 —— 《素问·离合真邪论》 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3.大声叫喊cry out。 呼,唤也。 —— 《广韵》式号式呼。 —— 《诗·大雅·荡》城上不呼。 —— 《礼记·曲礼上》媵侍于户外,呼则闻。 —— 《仪礼·士昏礼》呼河伯妇来。 —— 《史记·滑稽列传》一人大呼。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妇亦大呼。千百人大呼。 呼噪(嘈杂地叫喊;喧嚷);呼天(向天呼喊以求助);呼天吁地(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4.召唤call。 呼张良与俱去。 —— 《史记·项羽本纪》前者呼。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奋呼攻打。 —— 《广东军务记》忠烈大呼。 ——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呼之即来;一呼百诺。 5.称呼name。 呼宋将军。 —— 明· 魏禧《大铁椎传》不呼名。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自呼其名;呼唱(大声唱名);呼称(称呼);呼谓(称呼,称谓) 6.姓。 象声词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puff; whir。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呼字的翻译
呼的国语辞典解释呼hūㄏㄨ详细解释动 1.吐气。与“吸”相对。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呼气。 2.大声呐喊。 《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3.招、唤。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呼朋引伴、呼风唤雨。 4.称、谓。 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叹 ◎表感叹的语气。 《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状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北风呼呼的吹。 名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呼的两岸词典解释呼hūㄏㄨ详细解释1.经口或鼻将气体排出体外,即吐气(与“吸”相对)。 呼吸、呼气。 2.大声喊。 呼啸、欢呼、呼声震天、大声疾呼。 3.招来;叫唤。 呼朋引伴、呼风唤雨、一呼百应。 4.称呼。 他俩自幼兄弟相呼,感情极好。 5.拟声词。模拟风声。 狂风呼呼吹来。 6.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呼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呼字的成语呼天抢地 呼风唤雨 大声疾呼 前呼后拥 一呼百诺 千呼万唤 呼之欲出 呜呼哀哉 大呼小叫 一命呜呼 奔走呼号 一呼百应 振臂一呼 呼天唤地 呼朋引类 引类呼朋 呼吸相通 遥相呼应 呼朋唤友 八方呼应 呼幺喝六 怆地呼天 欢呼雷动 更多… 呼字组词呼开头的词语呼吁 呼吸 呼唤 呼声 呼和浩特 呼喊 呼啸 呼叫 呼应 呼吸道 呼噜 呼救 呼之欲出 呼啦 呼号 呼风唤雨 呼哧 呼气 呼天抢地 呼隆 呼扇 呼之即来 呼朋引类 更多… 呼结尾的词语招呼 称呼 欢呼 打招呼 惊呼 传呼 呜呼 气呼呼 疾呼 狂呼 一命呜呼 咋呼 打呼 吆呼 奔呼 鞭呼 惨呼 倡呼 唱呼 长呼 潮呼呼 扯呼 叱呼 更多… 呼中间的词语气呼呼 前呼后拥 遥相呼应 寻呼机 千呼万唤 奔走呼号 深呼吸 呜呼哀哉 人工呼吸 打呼噜 一呼百应 上呼吸道 寻呼台 大呼隆 一呼百诺 阿呼地狱 八方呼应 包呼图山 踣地呼天 长呼短叹 潮呼呼 瞠呼其后 稠呼呼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