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咻 |
释义 | 咻xiū ㄒㄧㄡ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上 口部 9画 金 U+54BB 咻 咻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8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頁,第12字 音《廣韻》:况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𡘋音詡。 音又,《正韻》:讙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虛尤切,音休。 例又,《孟子》:衆楚人咻之㊟。〔註〕咻之者,嚾也。 音又,《集韻》:虛交切,音詨──與烋同。詳火部烋字註。 音又,《集韻》、《類篇》𡘋吁句切,音煦──與呴同。詳呴字註。 注解〔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咻〕字拼音是x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休,五行属金。 〔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ū] ⑴ 〔~~〕a。象声词,形容喘气的声音;b。象声词,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⑵ 吵,乱说话。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咻xiū ㄒㄧㄡ 口部共9画左右结构U+54BB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金 KWSY ROD JNF 64090 8136 6361 U+54BB 251321234 竖、横折、横、撇、竖、横、竖、撇、捺 呴 咻字概述〔咻〕字拼音是xiū,部首是口,总笔画是9画。 〔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休”,五行属金。 〔咻〕字仓颉码是ROD,五笔是KWSY,四角号码是64090,郑码是JNF,中文电码是8136,区位码是6361。 〔咻〕字的UNICODE是U+54B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91,UTF-32:000054bb,UTF-8:E5 92 BB。 〔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218。 〔咻〕字异体字是呴。 咻的笔顺Loading... 咻的意思咻xiūㄒㄧㄡ基本解释①〔~~〕a。象声词,形容喘气的声音;b。象声词,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 ②吵,乱说话。 详细解释动词 ◎嘘气;喘气make a din。 众口同一咻。 —— 清· 黄遵宪《纪事》 咻气(呼气;喘气) ◎形容喘气声或某些动物的叫声 crying and breathing。一般叠用。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丈驰。 —— 苏轼《江上值雪》 咻咻。 咻字的翻译
咻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xiū1xǔ2 咻1xiūㄒㄧㄡ详细解释动 ◎喧嚷、吵闹。 《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唐•柳宗元〈六逆论〉:“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 状 1.形容喘气声或动物的叫声。 宋•苏轼〈江上值雪〉诗:“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夫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其一往来窗外,气咻咻然,至鸡鸣乃寂。” 2.形容箭或炮竹发射的声音。 只听见咻的一声,箭已落在靶的正中心。 咻2xǔㄒㄩˇ详细解释◎参见“噢咻”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咻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xiū1xǔ2 咻1xiūㄒㄧㄡ详细解释1.拟声词:(1)模拟箭或炮竹发射的声音。 只听咻的一声,一箭射中有红色记号的柳叶、霎时咻咻声大作,蜂炮满天乱窜。 2.拟声词:(2)模拟喘气的声音。 气喘咻咻。 3.〈书〉喧闹;扰乱。 一傅众咻。 咻2xǔㄒㄩˇ详细解释1.拟声词。模拟呼痛的声音。 噢咻!。 2.〈书〉温暖;温和。 山川之所习,风气之所咻(宋‧苏轼〈策别〉)。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咻的字源字形
含咻字的成语一傅众咻 众楚群咻 一齐众咻 齐傅楚咻 更多… 咻字组词咻呴 咻豢 咻噢 咻气 咻咻 气咻咻 嘲咻 楚人咻 楚咻 嘿咻 噢咻 咆咻 齐傅楚咻 咻咻 嘘咻 呀咻 一傅众咻 一齐众咻 燠咻 众楚群咻 众楚咻 气咻咻 更多…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