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喜容可掬 |
释义 | xǐróngkějū 喜容可掬
拼音: xǐ róng kě jū 怎么读 注音: ㄒㄧˇ ㄖㄨㄥˊ ㄎㄜˇ ㄐㄩ 喜容可掬的意思掬:双手捧取。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又见韩夫人精神旺相,喜容可掬。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回:雄信三十两银子,得了千里龙驹,捧着马价银出来,~。 喜容可掬的详细解释【释义】犹“笑容可掬”。见“笑容可掬”条。 【典故】此处所列为“笑容可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笑容可掬”的“掬”是用两手捧取的意思。脸上笑容多到似乎可以用手捧取,也就是笑容满溢,所以“笑容可掬”是用来形容笑容满面的样子。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三国时蜀、魏交战,蜀相诸葛亮得知魏国起用司马懿为将帅,于是派兵驻守街亭要地。诸葛亮再三叮咛统领的马谡要靠山近水扎营,并且命令王平跟随辅佐。岂料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谏,竟扎营于山顶,因此被魏将张郃所败,而街亭失守。诸葛亮一得知败战的消息,便将驻守城中的大军分拨成几批,有的前往营救,有的到后方准备粮草,城中士兵只余二千五百名左右。正当此时,司马懿却领十五万大军前来攻城,蜀国官员都大惊失色,不知所措。由于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为人谨慎,所以故布疑阵,传令士兵将城上旌旗全部隐藏,并将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只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洒扫街道。诸葛亮自己则是梳洗一番,带著两个随侍的小童仆,在城墙上弹琴,一付从容不迫的样子。魏国前锋来到城下,看到这付景象,觉得事有蹊跷,不敢再前进,敢紧回报予司马懿。司马懿不信,令军队停在原地,自己骑著快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诸葛亮高坐城楼之上,笑容满面地弹琴,左右各站一个小童,一个手捧宝剑,一个拿著拂尘驱赶蚊蝇。城内百姓则是低头洒扫,完全没有祸到临头的惊慌。司马懿见状,以为诸葛亮是要诱敌深入,城内必有伏兵,于是决定暂且退兵。诸葛亮料想司马懿当会整军再来攻,便趁著魏军退兵的空档,带著全城百姓与军士,弃守西城,退入汉中。而他在这场交战中,不费一兵一卒便以计退兵,不但在当时令人惊叹,后世更有人作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而诸葛亮在大敌当前时,犹能“披鹤氅,戴纶巾”,“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那一派悠闲潇洒、处变不惊的风范,也让后世景仰不已。 【书证】
喜容可掬成语接龙没有“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喜”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喜容可掬字义分解喜读音(xǐ), 口部,共12画 ①. 高兴,快乐。 如: 欢喜。喜悦。喜讯。喜剧。喜气。喜色。喜幸。喜乐(lè ㄌㄜˋ)。喜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②.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 如: 喜事。喜酒。喜糖。喜蛋。喜联。喜幛。喜雨。喜报。喜庆。贺喜。报喜。 ③. 妇女怀孕。 如: 害喜。她有喜了。 ④. 爱好。 如: 喜爱。喜好(好)。喜欢。好(hào ㄏㄠˋ)大喜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⑤. 适于。 如: 喜光植物。海带喜荤。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容读音(róng), 宀部,共10画 ①. 包含,盛(chéng)。 如: 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②. 对人度量大。 如: 容忍。宽容。 ③. 让,允许。 如: 容让。不容人说话。 ④.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 如: 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⑤. 或许,也许。 如: 容或。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可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㈠ 可 [ kě ]①.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⑥.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㈡ 可 [ kè ]①.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查看详细解释 掬读音(jū), 手部,共11画 ①. 用两手捧。 如: 以手掬水。掬诚相见。笑容可掬。 查看详细解释 喜容可掬成语组词喜的成语容的成语可的成语掬的成语 喜容可掬相似的成语笑容可掬怒容可掬憨状可掬憨态可掬可喜可愕可喜可贺无地可容是可忍,孰不可容舟中之指可掬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从从容容欢欢喜喜然然可可忍无可忍历历可数可歌可泣岌岌可危楚楚可怜喜气洋洋沾沾自喜可有可无楚楚可人历历可见寥寥可数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