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
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参见“三毒”。
引明•李贽 《元宵》诗:“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明•梅鼎祚 《玉合记·焚修》:“师父不要駡,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
嗔心是一个佛教术语。三毒之一。嗔恚之心也。三毒中此为最恶。
嗔 [ chēn ] 1. 怒,生气。 如 嗔怒。嗔喝(hè ㄏㄜˋ)。嗔诟。嗔斥。嗔睨。 2. 对人不满,怪罪。 如 嗔着。嗔怪。嗔责。 [更多解释]
心 [ xīn ]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2.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更多解释]
嗔心的拼音是:chēn xīn点击 图标播放嗔心的发音。
嗔心的意思是: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