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围魏救赵
释义
wéiwèijiùzhào

围魏救赵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注音
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词性
动词 成语
繁体
圍魏救趙
近义词
声东击西 围城打援 调虎离山 围詹救科
反义词
围点打援

围魏救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1.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乘魏国空虚,发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引证解释

  1. 战国 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 围攻 赵国 都城 邯郸。赵国 求救于 齐国。齐 将 田忌、孙膑 率军救 赵,趁 魏国 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 魏国。魏 军回救, 齐 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 魏 军,遂解 赵 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 军劫粮, 曹操 必然亲往; 操 既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 曹操 之寨; 操 闻之,必速还;此 孙臏 ‘围 魏 救 赵 ’之计也。”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 魏 救 赵 ’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 梁山 大寨,此是必然之理。”

国语辞典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1. 战国时魏围攻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救赵。孙膑趁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派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被迫撤回,并于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危遂解。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敌兵撤回的战略。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围魏救赵的字义分解

  • 拼音 wéi 部首总笔画 7

    围 [ wéi ] 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 围攻。围城。突围。解围。 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 围巾。围墙。围裙。 3. 四周。 外围。周围。 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更多解释]

  •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17

    魏 [ wèi ] 1.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 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3.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4.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 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5.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jiù 部首总笔画 11

    救 [ jiù ] 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 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2. 终止。 濯以救热。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ào 部首总笔画 9

    赵 [ zhào ]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 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 姓。 [更多解释]

【围魏救赵】的常见问题

  1. 围魏救赵的拼音是什么?围魏救赵怎么读?

    围魏救赵的拼音是:wéi wèi jiù zhào
    点击 图标播放围魏救赵的发音

  2. 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围魏救赵的意思是:战国时魏围攻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救赵。孙膑趁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派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被迫撤回,并于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危遂解。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敌兵撤回的战略。

  3. 围魏救赵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围魏救赵的近义词是: 声东击西、 围城打援、 调虎离山、 围詹救科 。

  4. 围魏救赵的反义词是什么?

    围魏救赵的反义词是: 围点打援 。

wéiwèijiùzhào

围魏救赵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偏正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怎么读

注音 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繁体 圍魏救趙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声东击西

反义词 围城打援

围魏救赵的意思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例子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

辨形“魏”,不能写作“味”。

歇后语 孙膑救邯郸 —— 围魏救赵

谜语 孙膑救邯郸 (谜底:围魏救赵)

故事 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围魏救赵的详细解释

【释义】

战国时魏围攻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救赵。孙膑趁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派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被迫撤回,并于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危遂解。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敌兵撤回的战略。《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围魏救赵的翻译

  1. 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围魏救赵成语接龙

没有“赵”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围”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翠绕珠围
  • 裁红点翠
  • 别出心裁
  • 天壤之别
  • 叫苦连天
  • 大呼小叫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完整接龙

围魏救赵字义分解

读音(wéi), 囗部,共7画

①.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 如: 围攻。围城。突围。解围。

②.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 如: 围巾。围墙。围裙。

③. 四周。 如: 外围。周围。

④.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wèi), 鬼部,共17画

①.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 如: 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②.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③.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④.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 如: 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⑤. 姓。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jiù), 攴部,共11画

①.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 如: 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②. 终止。 如: 濯以救热。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zhào), 走部,共9画

①.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 如: 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②.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围魏救赵成语组词

围的成语魏的成语救的成语赵的成语

围魏救赵相似的成语

赫赫魏魏救苦救难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救世主救人救彻完璧归赵见死不救抱薪救火救死扶伤不可救药坐视不救负薪救火救亡图存披麻救火珠围翠绕救困扶危无可救药舍己救人救民水火救火投薪救焚益薪翠绕珠围治病救人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7 5: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