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圍 | ||||||||||||||||||||||||||||||||||||||||||||||||||||||||||||
释义 | 圍wéi ㄨㄟˊ 卷六囗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六 囗部 12画 U+570D 圍 羽非切 围 圍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羽非切頁碼第203頁,第12字續丁孫 圍守也。从囗韋聲。 附注承培元廣答問疏證:「『囗,回也,象回币之形』,『圍,守也』(此攻圍正字),義本相別,今有圍,無囗,圍兼二義。」按:甲骨文、金文像人圍攻或圍守城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于歸反頁碼第518頁,第6行,第1字述 守也。從囗韋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羽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11頁,第4字許惟賢第490頁,第9字 守也。从囗。韋聲。 段注羽非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守也,不放也,圍城,别言;囗,不必守,通言。「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京氏《易》作「犯違」,訓對抗,亦通。 朱三與囗實一字。 錢一範囗。圍守。 白话解释围,城池防御。字形采用“囗”作边旁,采用“韋”作声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作,從止、,聲。止像左腳掌,像右腳掌,都屬象形,在此表示眾人;,像四周封閉包圍的樣子,在此表空間。二者相合,可會以包圍的意思。另一形作,在空間裡多了、,以示被圍之人。金文第一例,止、二字填實,外增字,可會以被包圍的意思,構形為從止、,聲。第二例,顯然承自甲文第二例。第三例二止分別置於其內之上下,以示包圍之義,再加於外,以表其聲。戰國文字二例,應承自金文第三例。篆文作,和金文全同,承自於彼,當可確信。隸書、楷書之形都沿篆文以定體。自金文第三例以下,都是從韋、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圍字的相关索引
圍wéi ㄨㄟˊ 正文・丑集上囗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上 囗部 12画 U+570D 圍 围 囗 圍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囗部 武英殿刻本: 第50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0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頁,第14字 古文: 囗 音《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𡘋音韋。 例又繞也。 例又,《詩・商頌》:帝命式于九圍。〔註〕分天下爲九處,若規圍然。 例又,環也。 例又,遮取禽獸。 例又,環繞攻城。 例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 例又,縣名。 例又,與韋通。 例又,與衞通。 音又,《唐韻》、《集韻》𡘋于貴切,音謂──繞也。 注解〔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圍〕字拼音是wéi,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韋。 〔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éi] ⑴ 见“围”。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圍wéi ㄨㄟˊ 囗部共12画全包围结构U+570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围 囗部 12画 9画 全包围结构 LNHH 86 、 LNKG 98 WDMQ JDJM 60506 无 U+570D 255212511521 竖、横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横 囗 、 围 圍字概述〔圍〕字拼音是wéi,部首是囗,总笔画是12画。 〔圍〕字是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韋”。 〔圍〕字仓颉码是WDMQ,五笔是LNHH86,LNKG98,四角号码是60506,郑码是JDJM。 〔圍〕字的UNICODE是U+570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285,UTF-32:0000570d,UTF-8:E5 9C 8D。 〔圍〕字异体字是囗、围。 圍的笔顺Loading... 圍的意思圍围wéiㄨㄟˊ基本解释◎见“围”。 圍字的翻译
圍的国语辞典解释圍围wéiㄨㄟˊ详细解释动 1.从四周拦挡、包拢。 《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 团团围住。 2.环绕。 《庄子•则阳》:“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红楼梦•第五九回》:“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 围绕。 3.防守。 《公羊传•庄公十年》:“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名 1.四周、周边的大小长度。 《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以其钲之长为之甬长,以其甬长为之围,参分其围,去一以为衡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西游日记二》:“道旁有空树一圆,出地尺五,围大五尺,中贮水一泓。” 周围、外围。 2.遮蔽用的布类。 床围、轿围。 3.量词:(1) 计算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围的圆周长度的单位。如:“这个茶壶约有二围大小。”(2) 计算两只胳膊合抱长度的单位。如:“十围粗的大树。”《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4.战事的包挡阵势。 《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高帝用陈平奇计,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突围。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圍的两岸词典解释圍围wéiㄨㄟˊ详细解释1.包围;环绕;将四周拦挡起来。 围绕、围攻、围观、她将丝巾围在脖子上。 2.四周。 周围、氛围。 3.周长。 腰围、胸围、树围。 4.遮蔽用的布类。 床围、轿围。 5.指包挡阵势或困危情势。 突围、解围。 6.量词。用于计算周长: 7.(1)两只手的拇指与食指合并在一起的周长。 这个茶壶有三围大小。 8.(2)两只胳臂环抱的周长。 这棵树的树干约有十围粗。 9.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圍的字源字形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楚〔战国〕 简 包山 秦 简 睡虎地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圍字的成语鲁酒薄而邯郸围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