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山海经·大荒东经》:“﹝ 流波山 ﹞其上有兽……其名曰 夔。
引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隋书·虞世基传》:“曳虹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鏜鏜。”
夔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í gǔ,是指战鼓。
夔 [ kuí ] 1. 〔~~〕敬谨恐惧的样子。 2. 〔~立〕肃立。 3.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更多解释]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如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如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如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如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如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更多解释]
夔鼓的拼音是:kuí gǔ点击 图标播放夔鼓的发音。
夔鼓的意思是:《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