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杖则走 |
释义 | dàzhàngzézǒu 大杖则走
大杖则走的意思词语解释大杖则走dà zhàng zé zǒu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大杖则走dà zhàng zé zǒu
大杖则走的字义分解
【大杖则走】的常见问题
dàzhàngzézǒu 大杖则走
拼音: dà zhàng zé zǒu 怎么读 注音: 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繁体: 大杖則走 感情 中性成语 反义词: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的意思杖:木棍;走:逃跑。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挨打。 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可怪这狄希陈且莫说大杖则走,就是在严父跟前尚且如此。” 故事: 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大杖则走的详细解释【释义】大杖,重杖。《大杖则走语出《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烈怒,举杖击之。……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指为人子者,恐其父失手被打死而陷父于不义,只得逃走,此不可称之为不孝。 大杖则走的翻译
大杖则走成语接龙“走”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大”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大杖则走字义分解大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㈠ 大 [ dà ]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②.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③.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④.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⑤.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⑥.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⑦.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⑧.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⑨.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㈡ 大 [ dài ]①. 〔~夫〕医生(“夫”读轻声)。 ②.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㈢ 大 [ tài ]①. 古通“太”。 ②. 古通“泰”。 查看详细解释 杖读音(zhàng), 木部,共7画 ①. 扶着走路的棍子。 如: 手杖。拐杖。 ②. 泛指棍棒。 如: 擀面杖。禅杖。 ③.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 如: 杖脊。 ④. 古同“仗”,恃,凭倚。 查看详细解释 则读音(zé), 刀部,共6画 ①. 模范。 如: 以身作则。 ②. 规程,制度。 如: 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③. 效法。 如: 则先烈之言行。 ④.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 如: 闻过则喜。 ⑤. 表示转折,却。 如: 今则不然。 ⑥.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 如: 此则余之罪也。 ⑦.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 如: 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⑧.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 如: 则甚(做什么)。 ⑨.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 如: 新闻两则。 查看详细解释 走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①. 行。 如: 走路。走步。 ②. 往来。 如: 走亲戚。 ③. 移动。 如: 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④. 往来运送。 如: 走信。走私。 ⑤. 离去。 如: 走开。刚走。出走。 ⑥. 经过。 如: 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⑦.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如: 走气(漏气)。 ⑧. 失去原样。 如: 走形。走样。 ⑨. 古代指奔跑。 如: 走马。不胫而走。 ⑩. 仆人,“我”的谦辞。 如: 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查看详细解释 大杖则走成语组词大的成语杖的成语则的成语走的成语 大杖则走相似的成语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小受大走说大人则藐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大大咧咧大大方方大大小小大大落落老老大大大大法法大腹便便大吹大擂大模大样落落大方大彻大悟大名鼎鼎大手大脚洋洋大观自高自大大摇大摆大慈大悲大书特书大风大浪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