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见《汉书·平帝纪》。
汉平帝 元始 元年追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尼公,后因称 孔子 为 宣尼。见《汉书·平帝纪》。
引晋•左思 《咏史》诗之四:“言论準 宣尼,辞赋拟 相如。”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互乡 童子,当愿接於 宣尼 ; 苏门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元•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续 杏坛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养也。”清•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入圣之要,下学上达, 宣尼 所传,存之存之。”
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汉平帝时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见《汉书·卷一二·平帝纪》。
宣尼是孔子。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
宣 [ xuān ] 1. 公开说出,散布。 如 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 2. 疏导。 如 宣泄。 3. 古代帝王的大室。 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如 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 5. 姓。 [更多解释]
尼 [ ní ]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 如 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2. 古同“昵”,相近,亲近。 [更多解释]
宣尼的拼音是:xuān ní点击 图标播放宣尼的发音。
宣尼的意思是: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汉平帝时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见《汉书·卷一二·平帝纪》。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