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徧 | |||||||||||||||||||||||||||||||||||||||||||||||||||||||||
释义 | 徧biàn ㄅㄧㄢˋ 卷二彳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彳部 12画 U+5FA7 徧 比薦切 遍 徧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下反切比薦切頁碼第56頁,第32字續丁孫 徧帀也。从彳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四反切比薦反頁碼第164頁,第5行,第1字述 帀也。從彳扁聲。 鍇注臣鍇曰:「帀行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下反切比薦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05頁,第2字許惟賢第136頁,第14字 帀也。 段注《帀部》曰:帀,𠣘也。《勹部》曰:𠣘,帀徧也。 从彳。扁聲。 段注比薦切。十二部。禮,《禮記》多假辯字爲之。 徧字的相关索引
徧biàn ㄅㄧㄢˋ 正文・寅集下彳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下 彳部 12画 水 U+5FA7 徧 徧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369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14頁,第15字 音《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見切,𡘋編去聲。 例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音又,《集韻》或作辯。 音又,《集韻》或作辨。 例又,與蹁通。 例又,與偏通。 注解〔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徧〕字拼音是b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扁,五行属水。 〔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àn] ⑴ 同“遍”。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徧biàn ㄅㄧㄢˋ 彳部共12画左右结构U+5FA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彳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水 TYNA HOHSB HOISB OIWL 23227 无 U+5FA7 332451325122 撇、撇、竖、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竖、竖 㴜 、 偏 、 蹁 、 遍 徧字概述〔徧〕字拼音是biàn,部首是彳,总笔画是12画。 〔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扁”,五行属水。 〔徧〕字仓颉码是HOHSB HOISB,五笔是TYNA,四角号码是23227,郑码是OIWL。 〔徧〕字的UNICODE是U+5FA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487,UTF-32:00005fa7,UTF-8:E5 BE A7。 〔徧〕字异体字是㴜、偏、蹁、遍。 徧的笔顺Loading... 徧的意思徧biànㄅㄧㄢˋ基本解释◎同“遍”。 徧字的翻译
徧的字源字形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徧字的成语并容徧覆 朝成暮徧 更多… 徧字组词徧开头的词语徧爱 徧安 徧拜 徧报 徧徧 徧布 徧赐 徧存 徧地 徧覩 徧读 徧覆 徧服 徧该 徧告 徧观 徧祭 徧积 徧见 徧诫 徧戒 徧计所执性 徧计所执自性 更多… 徧结尾的词语徧徧 抪徧 布徧 朝成暮徧 大徧 交徧 均徧 周徧 更多… 徧中间的词语并容徧覆 五徧行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