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sāi ㄙㄞ

卷十思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

思部

9画

U+601D

息茲切

恖 、 𢙥𢙦𠃼𡴓

思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息兹切頁碼349頁,第10

恖容也。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恖。

附注段玉裁本作「思,䜭也。从心,从囟」,並注:「今依《韻會》訂。」徐灝注箋:「人之精髓在腦,腦主記識,故思从囟。」

卷别卷二十反切息茲反頁碼849頁,第3行,第1

恖容也。從心囟聲。凡思之屬,皆從思。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卷别卷十下反切息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03頁,第2許惟賢875頁,第5

𢙦

𢙦䜭也。

段注䜭也各本作容也。或以伏生《尙書》思心曰容說之。今正。皃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心曰容,謂五者之德。非可以恭釋皃,以從《釋言》,以明聰釋視聽也。《谷部》曰:䜭者,深通川也。引䜭畎澮歫川。引申之,凡深通皆曰䜭。思與䜭雙聲。此亦門捫也,戸護也,髮拔也之例。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至若《尙書大傳》次五事曰思心。思心之不容。是謂不聖。《劉向》,董仲舒,班固皆以寛釋容。與古文《尙書》作五曰思,思曰睿爲異本。詳予所述《尙書》撰異。

从心。从𦥓

段注各本作𦥓聲。今依《韵會》訂。《韵會》曰:自𦥓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然則會意非形聲。細以𦥓爲聲。固非之咍部字也。息茲切。一部。

凡思之屬皆从思。

古人知思用囟,故願為欲。願必假思慮,故訓大頭,猶今云思想多者必腦精亮是也。

思,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囟”作声旁。所有与思相关的字,都采用“思”作边旁。

從金文、戰國文字以及篆文字形觀之,思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從囟,表示頭腦的思維。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隸變之後,囟與田同化,已不易看出原來的形義。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86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62頁
4說文校箋第446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14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49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54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07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0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73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431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58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60頁【補遺】第17566頁
14通訓定聲第66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87頁【崇文】第3545頁
16說文句讀第1438頁
17說文新證第78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427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3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976頁,第4字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恖 、 𠂺𡴓𢍄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𡘋音司。
說文》:睿也。
書・洪範》:思曰睿。
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又,願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
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又,語巳辭。
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

又,語起辭。
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

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𡘋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又,悲也。
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又如字。

又,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
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又,念也。
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注解

〔思〕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ī、sāi,部首是田,总笔画是9画。

〔思〕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田、心”,五行属金。

〔思〕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 ),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是思考,想;考虑。

〔思〕字仓颉码是WP,五笔是LNU,四角号码是60330,郑码是KIWZ,中文电码是1835,区位码是4328

〔思〕字的UNICODE是U+601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605,UTF-32:0000601d,UTF-8:E6 80 9D。

〔思〕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500,属常用字

〔思〕字的近义词是念、想,异体字是䰄、恖、楒、𠂺、𠃼、𡴓、𢆿、𢍄、𢙥、𢙦

动词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 ),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同本义think; consider

思,容也。 —— 《说文》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 —— 《书·洪范》钦明文思安安。 —— 《书·尧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子·劝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3.思慕;想念long for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 《史记·魏世家》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 《战国策·赵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唐· 李白《静夜思》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 《三国志·诸葛亮传》

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4.悲伤,哀愁lament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 —— 《乐府诗集·长歌行》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 —— 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吉士思秋,实感物化。 —— 晋· 张华《励志诗》

思秋(悲秋)

名词

1.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thought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2.特指创作的构思plot

画思入神。 —— 《新唐书》

3.诉讼。通“司”lawsuit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 —— 《释名》

4.诗体的一种one of the poetry's style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叹词

1.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 《诗·鲁颂·泮水》

2.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 《诗·小雅·桑扈》

3.另见 sāi。

1.考虑。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2.想念、怀念。

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亲、思家。

3.悲悼。

《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心绪、心情。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情思、愁思。

2.想法、意念。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心思、文思。

3.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用于句首,无义。

《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用于句中,无义。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用于句末,相当于“啊”。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