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恥 | |||||||||||||||||||||||||||||||||||||||||||||||||||||||||
释义 | 恥chǐ ㄔˇ 卷十心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十 心部 10画 U+6065 恥 敕里切 耻 耻 恥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下反切敕里切頁碼第357頁,第29字續丁孫 恥辱也。从心耳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反切敕以反頁碼第867頁,第7行,第1字述 辱也。從心耳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下反切敕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57頁,第4字許惟賢第900頁,第1字 辱也。 段注《辰部》曰:辱,恥也。二篆爲轉注。 从心。耳聲。 段注敕里切。一部。 白话解释耻,羞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耳”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與篆文字形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耳聲,表示音讀。六書中屬於形聲。隸書或作,改心為止,以強調字音,成為有聲無形的二聲字。標準字作恥,規範字作「耻」。 恥字的相关索引
恥chǐ ㄔˇ 正文・卯集上心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上 心部 10画 U+6065 恥 耻 恥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2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5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329頁,第12字 音《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𡘋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 例又,《廣韻》:慙也。 例或作誀。 例《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 注解〔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恥〕字拼音是c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心。 〔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ǐ] ⑴ 同“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恥chǐ ㄔˇ 心部共10画左右结构U+606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耻 心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BNY SJP CEWZ 13400 无 U+6065 1221114544 横、竖、竖、横、横、提、点、斜钩、点、点 耻 、 𦔺 、 𦕖 恥字概述〔恥〕字拼音是chǐ,部首是心,总笔画是10画。 〔恥〕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心”。 〔恥〕字仓颉码是SJP,五笔是BNY,四角号码是13400,郑码是CEWZ。 〔恥〕字的UNICODE是U+606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677,UTF-32:00006065,UTF-8:E6 81 A5。 〔恥〕字异体字是耻、𦔺、𦕖。 恥的笔顺Loading... 恥的意思恥耻chǐㄔˇ基本解释◎同“耻”。 恥字的翻译
恥的国语辞典解释恥耻chǐㄔˇ详细解释名 1.羞愧的心。 《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无耻、知耻。 2.羞辱的事。 《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 雪耻、奇耻大辱、引以为耻。 动 ◎羞辱。 《国语•越语上》:“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恥的两岸词典解释恥耻chǐㄔˇ详细解释1.羞愧。 知耻、无耻、寡廉鲜耻。 2.耻辱。 报仇雪耻、奇耻大辱。 3.认为羞耻;感到可耻。 不耻下问、耻与同座。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恥的字源字形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恥字的成语会稽之耻 缾罄罍耻 藏垢怀耻 复仇雪耻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