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㓃 | |||||||||||||||||||||||||||||||||||||||||||||||||||||||||
释义 | 㓃chuí ㄔㄨㄟˊ dù ㄉㄨˋ zhà ㄓㄚˋ 卷七冖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七 冖部 12画 U+34C3 㓃 當故切 㓃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當故切頁碼第248頁,第26字續丁孫 㓃
附注段玉裁據《韻會》改「奠爵酒」為「奠酒爵」。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丁故反頁碼第638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奠,置也。言三進三祭三醊,置爵於地也。爵有冪,冐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當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411頁,第1字許惟賢第618頁,第1字
段注大徐作奠爵酒。今依《韵會》所據訂。《周書・顧命》曰:王三宿三祭三㓃。某氏注曰: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丌部曰:奠,置也。 从冖。 段注《禮器》必有幂也。故从冖。 託聲。 段注當故切。五部。 《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 㓃字的相关索引
㓃chuí ㄔㄨㄟˊ dù ㄉㄨˋ zhà ㄓㄚˋ 正文・子集下冖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冖部 12画 U+34C3 㓃 㓃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冖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5字 音《唐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𡘋音妬。 例《集韻》或作宅、詫。 音又,《唐韻》、《集韻》𡘋陟駕切,音詫──義同。 例《六書正譌》:今用吒,非。 注解〔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冖部。 〔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uí、dù、zh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託。 〔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ù] ⑴ 祭祀時把酒灑在地上的儀式。《説文•冖部》:“㓃,奠爵酒也。……《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㓃chuí ㄔㄨㄟˊ dù ㄉㄨˋ zhà ㄓㄚˋ 冖部共12画上下结构U+34C3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冖部 12画 10画 上下结构 PYTA BYRP WWMH 37614 无 U+34C3 454111251315 咤 、 詫 、 𨶃 㓃字概述〔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uí、dù、zhà,部首是冖,总笔画是12画。 〔㓃〕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託”。 〔㓃〕字仓颉码是BYRP,五笔是PYTA,四角号码是37614,郑码是WWMH。 〔㓃〕字的UNICODE是U+34C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3507,UTF-32:000034c3,UTF-8:E3 93 83。 〔㓃〕字异体字是咤、詫、𨶃。 㓃的意思㓃dùㄉㄨˋ基本解释◎祭祀時把酒灑在地上的儀式。《説文•冖部》:“㓃,奠爵酒也。……《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 㓃字的翻译
㓃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