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消弭祸乱。
引唐•司空图 《太尉琅玡王公河中生祠碑》:“况顷者运属履危,时当戡难。”《新唐书·陆贽传》:“兴元•戡难功,虽爪牙宣力,盖 贄 有助焉。”
戡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ān nán,是指消弭祸乱。
戡 [ kān ] 1. 用武力平定叛乱。 如 戡乱。戡夷(平定、征服)。 [更多解释]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如 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如 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 如 难听。难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 如 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 如 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 如 发难。非难。责难。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更多解释]
戡难的拼音是:kān nán点击 图标播放戡难的发音。
戡难的意思是:消弭祸乱。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