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承 | |||||||||||||||||||||||||||||||||||||||||||||||||||||||||||||||
释义 | 承chéng ㄔㄥˊ 卷十二手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手部 8画 U+627F 承 署陵切 𢪻 、 𢌼 承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署陵切頁碼第403頁,第2字續丁孫 承異體𢪻、承、𢌼 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𠬞。 鉉注臣鉉等曰:謹節其事,承奉之義也,故从卪。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契文象兩手捧一人之形,奉之義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視澄反頁碼第967頁,第1行,第2字述 奉也。受也。從手、卪、𠬞。 鍇注臣鍇曰:「卪,節也;上有節,下承奉之。《尚書・說命》曰:『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署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399頁,第4字許惟賢第1043頁,第1字 奉也。受也。 段注𠬞部曰:奉者,承也。是二篆爲轉注也。《𠬪部》曰:受者,相付也。凡言承受,承順,承繼,又《魯頌傳》曰承止也皆奉之訓也。凡言或承之羞,承之以劒皆相付之訓也。《左傳》曰:蔡大夫恐昭矦之又遷也。承。此叚承爲懲也。 从手卪𠬞。 段注合三字會意。署陵切。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本訓奉,引申為受。《詩》[傳]:「承,止也。」乃懲之雙聲之轉。徵與止亦同音。 朱二訓止者烝之借,烝與止對轉(之蒸對轉)。《易》「徵(止之借)忿窒欲」,又 「角徵羽」之徵,皆本音曾而讀止。 錢一本訓奉,引申訓受。《詩》[傅]:「承,止也。」乃是懲之借,懲止雙聲,故徵與止亦同音。承从卪者,持卪也,古人重卪不肯放。 錢二本訓奉,引申為受,訓止者,係懲之假。懲止雙聲,故徵亦音止。 白话解释承,敬奉礼物授予,也表示恭敬地领受。字形采用“手、卪、”会义。 字形解说甲骨文「丞」字從廾、從卩,會雙手奉承一人之狀。在六書屬於異文會意。金文、戰國文字同。篆文又加「手」形,隸書、楷書同篆文。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承字的相关索引
承chéng ㄔㄥˊ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中 手部 8画 金 U+627F 承 承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9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6頁,第14字 音《唐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𡘋音丞。 例又,受也。 例又,《增韻》:下載上也。 例又,《廣韻》:次也。 例又,繼也。 例又,止也。 例又,通丞。 例又,州名。漢牂柯郡地,宋置承州。 例又,姓。 音又,《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 音又,《集韻》:諸仍切,音蒸──水名。 音又,《集韻》、《韻會》𡘋持陵切,音懲。 音又,《集韻》、《類篇》𡘋蒸上聲,與抍通。 音又,《韻會》、《正韻》𡘋昨亙切,音贈──猶送也。 音又,《集韻》、《韻會》𡘋諸應切,音證──縣名。 音又,叶辰羊切,音常。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休勳顯祚,永永無疆。於皇舊亭,苗嗣是承。 例《集韻》或作𢪻,又作氶。 注解〔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承〕字拼音是chéng,独体字,可拆字为氶、三,五行属金。 〔承〕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是捧着。 〔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g] ⑴ 在下面接受,托着⑵ 担当,应允⑶ 受到,蒙受⑷ 继续,接连⑸ 顺从,迎合⑹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承chéng ㄔㄥˊ 乛部共8画独体字U+627F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独体字 汉语字典 乛部 8画 独体字 会意字 金 BDII NNQO XKCD 17232 2110 1948 U+627F 52111534 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启 拯 、 氶 、 𠄘 、 𢌼 、 𢪐 、 𢪻 承字概述〔承〕字拼音是chéng,部首是乛,总笔画是8画,是独体字。 〔承〕字是独体字,五行属金。 〔承〕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是捧着。 〔承〕字仓颉码是NNQO,五笔是BDII,四角号码是17232,郑码是XKCD,中文电码是2110,区位码是1948。 〔承〕字的UNICODE是U+627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215,UTF-32:0000627f,UTF-8:E6 89 BF。 〔承〕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315,属常用字。 〔承〕字反义词是启,异体字是拯、氶、𠄘、𢌼、𢪐、𢪻。 承的笔顺Loading... 承的意思承chéngㄔㄥˊ基本解释①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②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③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④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⑤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⑥姓。 详细解释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hold in the palm; support with the palm; bear。 承,奉也。受也。 —— 《说文》女承筐无实。 —— 《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承筐是将。 —— 《诗·小雅·鹿鸣》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 清· 姚鼐《登泰山记》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后汉书·张衡传》 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3.继承succeed。 朱明未承夜兮。 —— 《楚辞·招魂》。注:“续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4.接受;承受receive; accept; bear; suffer。 若不足而不承。 —— 《庄子·大宗师》士于大夫承贺。 —— 《礼记·王藻》 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5.奉承 flatter。 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6.承担,担负;担当 undertake。 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7.秉承 act on。 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8.招认 confess one's crime。 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9.侍奉 attend。 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bearing。 如:石承;轴承。 承字的翻译
承的国语辞典解释承chéngㄔㄥˊ详细解释动 1.奉。 《左传•成公十六年》:“承寡君之命以请。” 2.蒙受、接受。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承蒙、承赠。 3.担当、负责。 承担、这件事情由你来承办。 4.继续、继承。 《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名 ◎姓。如汉代有承宫。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承的两岸词典解释承chéngㄔㄥˊ详细解释1.支撑;托著。 这个支架的承重能力极佳。 2.接受;担负。 承命、禀承使命、承担责任、承包工程。 3.蒙受;受到。 奉令承教、承蒙爱护、承您指教。 4.延续;承接。 继承、承上启下、起承转合。 5.陈述;表明。 坦承、承认、承诺。 6.〈书〉依顺;迎合。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唐‧白居易〈长恨歌〉)。 7.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承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宾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承字的成语一脉相承 起承转合 承前启后 承上启下 一力承当 阿谀奉承 承先启后 承欢膝下 奉天承运 应天承运 宣化承流 百般奉承 敢不承命 子承父业 天下承平 承颜候色 先意承志 奉令承教 四海承风 望风承旨 菽水承欢 曲意承迎 承颜顺旨 更多… 承字组词承开头的词语承认 承担 承诺 承包 承受 承办 承载 承接 承揽 承前启后 承运 承保 承袭 承兑 承继 承上启下 承租 承蒙 承重 承当 承欢 承印 承想 更多… 承结尾的词语继承 传承 一脉相承 相承 轴承 秉承 应承 奉承 师承 坦承 阿谀奉承 担承 仰承 待承 阿臾奉承 百般奉承 弼承 禀承 参承 差承 承承 代位继承 耽承 更多… 承中间的词语继承人 继承权 继承法 起承转合 先意承志 不承望 乘承比应 传承人 兑现承诺 奉令承教 奉命承教 奉天承运 敢不承命 痀偻承蜩 贯鱼承宠 继承衣钵 继继承承 京承铁路 拒不承认 开国承家 破承题 曲意承奉 曲意承迎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