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烦扰;骚扰。
搅拌。
引汉•荀悦 《申鉴·政体》:“私使则民挠扰而无节,是谓伤义。”《后汉书·仲长统传》:“挠扰百姓,忿怒四夷。”《元典章·台纲二·戒饬司官整治勾当》:“廉访司官监察每不体委用元意,自意无体例,俺的勾当里入来挠扰。”
引清•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质同而倾欹摇戛者必先败,受同而挠扰沸渗者必先竭。”
烦扰。
引《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贪残牧民,挠扰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
挠 [ náo ] 1. 搅,搅动。 如 “使水浊者,鱼挠之”。 2. 扰乱,阻止。 如 挠乱。阻挠。 3. 弯曲(喻屈服)。 如 挠曲(qū)。挠折。挠志(屈节从人)。百折不挠。 4. 搔,轻轻抓。 如 挠痒。 [更多解释]
扰 [ rǎo ] 1. 搅乱。 如 扰乱。扰害。扰攘(骚乱,纷乱,如“干戈扰扰”)。干扰。 2. 增添麻烦。 如 打扰(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扰。叨扰。庸人自扰。 3. 驯顺,安。 如 “以佐王安扰邦国”。 4. 畜养。 如 “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更多解释]
挠扰的拼音是:náo răo点击 图标播放挠扰的发音。
挠扰的意思是:烦扰。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