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掬 |
释义 | 掬jū ㄐㄩ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中 手部 12画 木 U+63AC 掬 掬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5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0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7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六切,音菊──與匊同,兩手曰掬。 例又,《詩詁》:兩手曰臼,屈掌曰匊。 例又,《小爾雅》:掬,一升也。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則數合也。 例又,揚子《方言》:離也。齊陳曰斯。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 例《說文》:在手曰匊。俗作掬,《廣韻》與𢱬同,《韻會》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 注解〔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掬〕字拼音是j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匊,五行属木。 〔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ū] ⑴ 用两手捧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掬jū ㄐㄩ 扌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3AC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木 RQOY QPFD DRUF 57020 2239 6268 U+63AC 12135431234 横、竖钩、提、撇、横折钩、点、撇、横、竖、撇、点 㧦 、 匊 、 揈 、 𡙳 、 𢌻 、 𢱬 、 𥵱 、 𥸭 、 𥸶 掬字概述〔掬〕字拼音是jū,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1画。 〔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匊”,五行属木。 〔掬〕字仓颉码是QPFD,五笔是RQOY,四角号码是57020,郑码是DRUF,中文电码是2239,区位码是6268。 〔掬〕字的UNICODE是U+63A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516,UTF-32:000063ac,UTF-8:E6 8E AC。 〔掬〕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731。 〔掬〕字异体字是㧦、匊、揈、𡙳、𢌻、𢱬、𥵱、𥸭、𥸶。 掬的笔顺Loading... 掬的意思掬jūㄐㄩ基本解释◎用两手捧。以手~水。~诚相见。笑容可~。 详细解释动词 1.两手相合捧物hold in both hands。 受珠玉者以掬。 —— 《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舟中之指可掬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 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 2.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 scoop。如:笑容可掬;娇憨可掬;恐怖之色可掬。 3.抓取,取 grasp。如:掬抛(谓或取或弃。犹摆布) 4.卷起;卷缩 curl。如:掬缩(卷曲收缩);掬蹙(卷缩) 5.撅;翘起protrude。 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 —— 《西游记》 量词 ◎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土);一掬之泪。 掬字的翻译
掬的国语辞典解释掬júㄐㄩˊ详细解释动 1.用两手捧取。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三•贝编》:“上令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 掬泉、掬水而饮。 2.情态显露于外,似可用手抓取。 笑容可掬、真情可掬。 3.噘、翘起。 《西游记•第五四回》:“八戒采著马,掬著嘴,摆著耳朵。”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掬的两岸词典解释掬júㄐㄩˊ详细解释1.用双手捧取。 掬水、笑容可掬。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掬的字源字形
含掬字的成语笑容可掬 憨状可掬 憨态可掬 喜容可掬 怒容可掬 舟中之指可掬 更多… 掬字组词掬诚 掬蹙 掬抛 掬壤 掬示 掬水留香 掬缩 掬饮 笑容可掬 憨态可掬 憨状可掬 拮掬 击掬 可掬 怒容可掬 形态可掬 挹掬 一掬 盈掬 更多…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