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查看详情]
-
正是时候,符合时令。 [查看详情]
-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查看详情]
-
①.安稳貌。②.形容顺利,有把握。 [查看详情]
-
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形容水域广阔。 [查看详情]
-
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语本《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 [查看详情]
-
①.当今,如今。②.从今以后。 [查看详情]
-
①.西方之天。②.指秋天;秋天的天空。③.指黄色的天。古时以为祥瑞。④.古帝少昊的称号。⑤.华岳神名。唐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查看详情]
-
指《诗·陈风·月出》篇。《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李善注:“《陈风》曰:'月出皦兮,佼人憭兮。'”后亦以“陈篇”为咏月的典实。 [查看详情]
-
①.覆盖,遮盖。②.掩盖,遮瞒。 [查看详情]
-
指枯草。 [查看详情]
-
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查看详情]
-
“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作对人怀念的套语。语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查看详情]
-
白露。 [查看详情]
-
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周处《风土记》。后因以“警露”作为咏鹤的典故。 [查看详情]
-
寒冷貌。 [查看详情]
-
①.超越,凌驾于……之上。②.蜿蜒貌。③.咄咄逼人貌。④.气势猛烈。 [查看详情]
-
白露。灏,用同“皓”。 [查看详情]
-
①.秋天清凉的雾气。②.借指秋季。 [查看详情]
-
①.四方边境地区。②.指四境边民。 [查看详情]
-
《太平御览》卷七〇八引晋裴启《语林》:“王子敬在斋中卧,偷人取物,一室之内略尽。子敬卧而不动,偷遂登榻,欲有所觅。子敬因呼曰:'石染青毡是我家旧物,可特置否?'于是群偷置物惊走。”按,《晋书·王献之传》也载此事。后遂以“青毡故物”泛指仕宦人家的传世之物或旧业。 [查看详情]
-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查看详情]
-
①.亦作“泉华”。②.指从地中喷涌而出的泉水。③.指菱花。 [查看详情]
-
霜晨。有霜的早晨。 [查看详情]
-
犹萧森。 [查看详情]
-
阴阳家语。凶日名。旧历每月皆有。是日诸多禁忌。 [查看详情]
-
古人谓芝草一年三次开花,服之可以长生。 [查看详情]
-
庭园中丛生的草。 [查看详情]
-
不止;未毕。 [查看详情]
-
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群鸟养羞。”郑玄注:“《夏小正》曰:'九月丹鸟羞白鸟。'说曰:'……养也者,不尽食也。'”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玄武藏木阴,丹鸟还养羞。”一说,取所藏之食物。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周颂·酌》“遵养时晦”:“《夏小正》所云'丹鸟羞白鸟','羞也者,进,不尽食也',养羞则谓取其所藏之食也。” [查看详情]
-
①.帝王的御座。②.代称帝王。③.敬称先皇、先后的神床。④.指道观的神座。⑤.作仙人代称。⑥.器物的饰玉底座。 [查看详情]
-
鲈鱼的一种,松江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 [查看详情]
-
①.忧思;思虑。②.思念之情。③.思恋爱慕之心。 [查看详情]
-
朝菌的异名。 [查看详情]
-
白露以后的露水。 [查看详情]
-
天球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由春分点起向东量度。 [查看详情]
-
①.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②.宫名。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境内。③.指月宫。④.指皇宫,朝廷。 [查看详情]
-
古代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 [查看详情]
-
法国北部市镇,著名历史古迹和游览胜地。在巴黎东南塞纳河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周围有苍翠的枫丹白露森林。12世纪起为法国历代国王狩猎休憩之所。有13世纪城堡及金碧辉煌的皇宫和花园等。近代已建为历史博物馆。 [查看详情]
-
同“发上冲冠”。 [查看详情]
-
凉爽的秋风和晶莹的露珠,一个用来表达秋天的况味的。 [查看详情]
-
纳西族神话。多载于他们的宗教经典《多巴经》,意思晦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