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 [查看详情]
-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应该用斧钺杀死的人。泛指因罪应当受死刑的人。 [查看详情]
-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查看详情]
-
鈇:刑具,铡刀;钺:古兵器,形状象板斧而较大。心甘情愿受惩罚。 [查看详情]
-
秉、仗:拿着;旄:古代军旗的一种;钺:古兵器,象斧。手执指挥全军的旗帜和受命出征的黄钺。比喻掌握着军事大权。 [查看详情]
-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查看详情]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查看详情]
-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查看详情]
-
〈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斧钺以陈。 [查看详情]
-
斧钺。釜,用同“斧”。兵器,泛指刑罚杀戮。 [查看详情]
-
①.亦作“赐斧钺”。②.古时天子以鈇钺赐于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权。 [查看详情]
-
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查看详情]
-
古代仪仗用的金色大斧。 [查看详情]
-
见“假黄钺”。 [查看详情]
-
①.旌旗与斧钺。②.喻权柄。 [查看详情]
-
斧和钺。 [查看详情]
-
见“赐鈇钺”。 [查看详情]
-
①.麾旗和钺。古代将帅的旗仗。借指军旅。②.指节度使、安抚使等镇抚大员的官位。 [查看详情]
-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查看详情]
-
大斧。锵,通“斨”。 [查看详情]
-
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沈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 [查看详情]
-
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 [查看详情]
-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查看详情]
-
天子所用大斧。《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孔颖达疏引《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后用以比喻帝王的兵威。 [查看详情]
-
圆刃大斧。 [查看详情]
-
星名。即天枪三星。在北斗杓东。也称天钺。 [查看详情]
-
古代礼冠和兵器。喻奖惩。 [查看详情]
-
①.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②.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或用于殉葬。 [查看详情]
-
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 [查看详情]
-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查看详情]
-
红色的斧钺,九锡之一。 [查看详情]
-
犹齐斧。利斧。齐,通“资”。 [查看详情]
-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查看详情]
-
即玄钺。古代兵器。铁斧。 [查看详情]
-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查看详情]
-
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查看详情]
-
古代铁制斧形兵器。 [查看详情]
-
指明代宦官汪直的帮凶王越与陈钺。 [查看详情]
-
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 [查看详情]
-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查看详情]
-
汉·蔡邕有《黄钺铭》,褒扬汉将桥玄守边武功。后因以“桥公钺”指《黄钺铭》。 [查看详情]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查看详情]
-
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杀人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查看详情]
-
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对罪犯施以刑罚。 [查看详情]
-
文化期文物,现馆藏于哈尔滨哈福文化馆。 [查看详情]
-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 “假节”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士卒。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查看详情]
-
为我国特有冷兵器“钺”的一种,种类繁多,常用于暗杀、水战。是“八卦门”的独有武器,许多动漫游戏当中均常会出现。 [查看详情]
-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杨伯峻 注:“杜 注:‘鏚,斧也;鉞,金鉞也……’赐鏚鉞者,奉王命得专杀戮也。”参见“斧鉞”。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