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搢 | ||||||||||||||||||||||||||||||||||||||||||||||||
释义 | 搢jìn ㄐㄧㄣˋ 卷十二手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手部 13画 U+6422 搢 卽刃切 𢸰 、 搢 搢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刃切頁碼第408頁,第24字續丁孫 𢸰異體搢、搢 插也。从手㬜聲。搢紳前史皆作薦紳。 搢字的相关索引
搢jìn ㄐㄧㄣˋ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中 手部 14画 U+6422 搢 搢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67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7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4頁,第1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卽刃切,音晉。 例又,通作晉。 例又,振也。〈吳語〉:挺鈹搢鐸。 音又,《韻會》、《正韻》𡘋作甸切,音薦──亦插也。 例又,通作薦。 音又,《集韻》:子賤切,音箭──義同。 音又,牋西切,音齏──義同。 例本作𢸰。 注解〔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搢〕字拼音是j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晉。 〔搢〕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晉声。本义是插。 〔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ìn] ⑴ 插⑵ 摇动:“披甲带剑,挺铍~铎。”⑶ 古人所佩的饰带。⑷ 抑。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搢jìn ㄐㄧㄣˋ 扌部共13画左右结构U+642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扌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RGOJ QMIA QMCA DAKK 51061 8452 U+6422 1211224312511 横、竖钩、提、横、竖、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𢸰 搢字概述〔搢〕字拼音是jìn,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3画。 〔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晋”或“扌、晉”。 〔搢〕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晉声。本义是插。 〔搢〕字仓颉码是QMIA QMCA,五笔是RGOJ,四角号码是51061,郑码是DAKK,中文电码是8452。 〔搢〕字的UNICODE是U+64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634,UTF-32:00006422,UTF-8:E6 90 A2。 〔搢〕字异体字是𢸰。 搢的意思搢jìnㄐㄧㄣˋ基本解释①插。~笏。~箭。 ②摇动:“披甲带剑,挺铍~铎。” ③古人所佩的饰带。 ④抑。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手,晉声。本义:插。 2.同本义insert; stick into。 搢,插也。 —— 《广雅》搢三而挟一个。 —— 《仪礼·乡射礼》裨冕搢笏。 —— 《礼记·乐记》无皮弁搢笏之服。 —— 《淮南子·齐俗》 搢笏(插笏于腰间);搢扑(插扑于带间。扑为教刑之具);搢版(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3.摇动,震动shake。 披甲带剑,挺铍搢铎。 —— 《国语·吴语》 搢铎(响动金铎);搢挺(振奋) 名词 ◎古人所佩的饰带 sash。如:搢(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绅先生(古代穿儒服的读书人) 搢字的翻译
搢的国语辞典解释搢jìnㄐㄧㄣˋ详细解释动 1.插。 《广韵•去声•震韵》:“搢,插也。”宋•陆游〈牧羊歌〉:“小童但搢竹一枝,岂必习诗知考牧。” 2.振动。 《国语•吴语》:“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三国吴•韦昭•注:“挺,拔也;搢,振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搢的两岸词典解释搢jìnㄐㄧㄣˋ详细解释1.〈书〉插。 小童但搢竹一枝,岂必习诗知考牧(宋‧陆游〈牧羊歌〉)。 2.〈书〉振动。 挺铍搢铎(《国语‧吴语》)。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搢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搢字的成语搢绅之士 搢绅先生 更多… 搢字组词搢版 搢本 搢铎 搢绂 搢笏 搢曶 搢忽 搢朴 搢扑 搢绅 搢绅録 搢绅先生 搢绅之士 搢珽 搢挺 搢綎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