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䉃 | ||||||||||||||||||||||||||||||||||||||||||||||||||||||||||||
释义 | 䉃jiǎng ㄐㄧㄤˇ 卷五竹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7画 U+4243 䉃 卽㒳切 䉃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卽兩切頁碼第142頁,第19字續丁孫 䉃剖竹未去節謂之䉃。从竹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子兩反頁碼第363頁,第6行,第2字述 剖竹未去節,謂之䉃。從竹將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卽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59頁,第4字許惟賢第338頁,第8字 剖竹未去節謂之䉃。 段注謂未去中之相隔者。《方言》。所以隱櫂謂之𥷃。郭云:搖樐小橛也。按𥷃葢卽䉃字。其始以剖竹未去節爲之。後乃以木爲之。改其字作𥷃,作槳。後人又不以名橛而以名櫂矣。 从竹。將聲。 段注卽㒳切。十部。按此二篆之次當在篸下篆上。則皆得其所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方言》之𥷃與此字異,别為一字。 䉃字的相关索引
䉃jiǎng ㄐㄧㄤˇ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上 竹部 17画 U+4243 䉃 䉃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97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58頁,第4字 音《廣韻》:卽兩切;《集韻》:子兩切,𡘋音獎──剖竹未去節也。 音又,《集韻》:似兩切,音象。在兩切,音䞪──義𡘋同。 音又,資良切,音將──席也。 音又,七亮切,音蹌──竹也。 注解〔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䉃〕字拼音是jiǎ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將。 〔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ǎng] ⑴ 剖開而未去節的竹子,用來作槳。《説文•竹部》:“䉃,剖竹未去節謂之䉃。”⑵ 古代小孩習字或記事的木制用具。有棱角,呈六面或八面體。《廣雅•釋器》:“䉃,䉉也。”⑶ 席子。《廣雅•釋器》:“䉃,席也。”⑷ 竹。《集韻•漾韻》:“䉃,竹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䉃jiǎng ㄐㄧㄤˇ ⺮部共17画上下结构U+4243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部 17画 11画 上下结构 TNHF 86 、 TUQF 98 HVMI MZRD 88242 无 U+4243 31431452133544124 䉃字概述〔䉃〕字拼音是jiǎng,部首是⺮,总笔画是17画。 〔䉃〕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將”。 〔䉃〕字仓颉码是HVMI,五笔是TNHF86,TUQF98,四角号码是88242,郑码是MZRD。 〔䉃〕字的UNICODE是U+424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6963,UTF-32:00004243,UTF-8:E4 89 83。 䉃的意思䉃jiǎngㄐㄧㄤˇ基本解释①剖開而未去節的竹子,用來作槳。《説文•竹部》:“䉃,剖竹未去節謂之䉃。” ②古代小孩習字或記事的木制用具。有棱角,呈六面或八面體。《廣雅•釋器》:“䉃,䉉也。” ③席子。《廣雅•釋器》:“䉃,席也。” ④竹。《集韻•漾韻》:“䉃,竹也。” 䉃字的翻译
䉃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