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䣡 | |||||||||||||||||||||||||||||||||||||||||||||||||||||||||
释义 | 䣡tí ㄊㄧˊ yí ㄧˊ 卷六邑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6画 U+48E1 䣡 魚羈切 䣡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魚羈切頁碼第211頁,第12字續丁孫 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銀之反頁碼第543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預但言徐大夫名儀楚,不言䣡是地名。據許愼所言,則以楚是大夫之名,䣡是所食之邑。若晉郤克魯郈孫之比,然則當後漢之時。《春秋》儀楚當作此䣡字,但杜預在許愼後,故詳略不同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魚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188頁,第1字許惟賢第522頁,第3字
段注《前志》曰:臨淮郡,徐故國。盈姓。《春秋》時徐子章禹爲楚所滅。《後志》曰:下邳國,徐本國。《後志》之下邳國,卽《前志》之臨淮郡也。今安徽泗州州北五十里有故徐城廢縣。䣡者,徐縣地名也。 从邑。義聲。 段注魚羈切。古音在十七部。 《春秋傳》曰:徐䣡楚。 段注《左傳》昭六年。徐儀楚聘于楚。楚子執之。杜云:儀楚,徐大夫。按許所據左作䣡。以邑爲氏。古本古說也。 䣡字的相关索引
䣡tí ㄊㄧˊ yí ㄧˊ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邑部 20画 U+48E1 䣡 䣡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9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8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5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魚羈切,音宜。 音又,《集韻》:語綺切,音蟻──義同。 注解〔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í、y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義、⻏。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䣡tí ㄊㄧˊ yí ㄧˊ 阝部共16画左右结构U+48E1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阝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UGTB TINL UCHY 87527 无 U+48E1 341121312153452 䣡字概述〔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í、yí,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6画。 〔䣡〕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義、阝”或“義、"⻏"”。 〔䣡〕字仓颉码是TINL,五笔是UGTB,四角号码是87527,郑码是UCHY。 〔䣡〕字的UNICODE是U+48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657,UTF-32:000048e1,UTF-8:E4 A3 A1。 䣡的意思基本释义䣡yíㄧˊ◎拼音yí。古地名, 在今安徽泗县。 䣡字的翻译
䣡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