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䩉 | ||||||||||||||||||||||||||||||||||||||||||||||||||||||||||||
释义 | 䩉fǔ ㄈㄨˇ 卷九面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九 面部 16画 U+4A49 䩉 符遇切 𩈨 、 𩒺 䩉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九上反切符遇切頁碼第295頁,第5字續丁孫 䩉異體𩈨、𩒺 頰也。从𡇢甫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七反切浮甫反頁碼第737頁,第7行,第2字述 頰也。從面甫聲。 鍇注臣鍇按:《易》曰:「咸其輔頰。」䩉與輔義相近。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九上反切符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688頁,第2字許惟賢第740頁,第4字 頰也。 段注頰者,面旁也。面旁者,顏前之兩旁。《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嫣只。王注。言美頰有靨䩉。口有奇牙。嘕然而笑。尤媚好也。《淮南書》。奇牙出。靨輔搖。高注。靨輔,頰邊文。婦人之媚也。又曰:靨輔在頰則好。在顙則醜。注。靨䩉者,頰上窐也。由此言之。靨䩉在頰。故䩉與頰可互偁。古多借輔爲䩉。如《毛詩傳》曰:倩,好口輔也。此正謂靨䩉。咸上六。咸其輔頰舌。艮六五。艮其輔。其字皆當作䩉。葢自外言曰䩉,曰頰,曰靨䩉。自裏言則上下持牙之骨謂之䩉車,亦謂牙車,亦謂頷車,亦謂頰車,亦謂鼸車,亦謂之䩉,亦謂之頰。許言䩉頰也者,言其外也。易言䩉頰,言䩉,言其裏也。䩉車非外之䩉。頰車非外之頰。此名之當辨者也。諸家說《左傳》輔車相依,用牙車爲訓。而許君不同。說詳《車部》。按艮卦虞注云:輔,面頰骨上頰車也。面頰骨,今俗語尙如是。上頰車,卽頰骨在上持牙者。服䖍注《左傳》謂之上頷車。然則在下持牙者亦得曰下頰車,下頷車矣。必云上頰車上頷車者言䩉則言上是也。頰車與舌,言則必動。故咸,艮爻辭取此。 从面。甫聲。 段注符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即輔字。凡从甫聲今讀巴。 朱二古讀重唇,今音轉為巴(巴掌之巴)。輔頰之輔正當作䩉。 錢一頰也。與輔當是一字。蓋輔非指車言也(?)。魚模轉麻,故今讀巴。 錢二䩉【甫】。頰也。兩頰曰輔車,䩉、輔殆一字。从甫聲字轉為巴聲者,因魚模部轉入麻部也。 䩉字的相关索引
䩉fǔ ㄈㄨˇ 正文・戌集中面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中 面部 16画 U+4A49 䩉 䩉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面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0頁,第3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84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74頁,第41字 音《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𡘋音腐。 音又,《唐韻》、《集韻》𡘋符遇切,音附──義同。 卷目:考證・戌集中 部首:面部 愛日堂藏本: 第80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7頁,第22字 《集韻》本作輔。或作𩒷𨊽。 謹照原文𩒷改爲𩒺。 注解〔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面部。 〔䩉〕字拼音是f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面、甫。 〔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ǔ] ⑴ 面頰。後作“輔”。《説文•面部》:“䩉,頰也。”《淮南子•脩務》:“口曾撓,奇牙出,𩉇䩉摇。”⑵ 指頰骨。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六:“䩉,《韻英》云:‘頰骨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䩉fǔ ㄈㄨˇ 面部共16画左右结构U+4A49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面部 16画 7画 左右结构 DMJY 86 、 DLJS 98 MWIJB GJKF 13627 无 U+4A49 1325221111251124 𩈨 䩉字概述〔䩉〕字拼音是fǔ,部首是面,总笔画是16画。 〔䩉〕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面、甫”。 〔䩉〕字仓颉码是MWIJB,五笔是DMJY86,DLJS98,四角号码是13627,郑码是GJKF。 〔䩉〕字的UNICODE是U+4A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017,UTF-32:00004a49,UTF-8:E4 A9 89。 〔䩉〕字异体字是𩈨。 䩉的意思䩉fǔㄈㄨˇ基本解释①面頰。後作“輔”。《説文•面部》:“䩉,頰也。”《淮南子•脩務》:“口曾撓,奇牙出,𩉇䩉摇。” ②指頰骨。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六:“䩉,《韻英》云:‘頰骨也。’” 䩉字的翻译
䩉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