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束手待毙
释义
shùshǒudàibì

束手待毙

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词性
成语
繁体
束手待斃
近义词
自投罗网 束手就擒 引颈受戮 束手无策 敛手待毙 一筹莫展 小手小脚 计无所出 束手待死 束手就殪 手足无措 坐以待毙
反义词
垂死挣扎 负隅反抗 应付自如 负隅顽抗 死里逃生 出奇制胜 死里求生 困兽佑诜

束手待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shù shǒu dài bì,shù shǒu dài sǐ,shù shǒu jiù bì

  1. 捆起手来等死。

    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destruction;

  2. 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

    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

引证解释

  1. 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

    《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以存国家。”
    《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

国语辞典

束手待毙shù shǒu dài bì

  1.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也作「敛手待毙」。

    《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

束手待毙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ù 部首总笔画 7

    束 [ shù ] 1. 捆住,系。 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光束。电子束。 4. 控制,限制。 束身。无拘无束。 5. 事情的结末。 收束。结束。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ǒu 部首总笔画 4

    手 [ shǒu ]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2. 拿着。 人手一册。 3. 亲自动手。 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 技能、本领。 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6. 小巧易拿的。 手枪。手册。 [更多解释]

  • 拼音 dài,dāi 部首总笔画 9

    待 [ dài ] 1. 等,等候。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 dāi ] 1. 停留,逗留,迟延。 你待一会儿再走。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毙 [ bì ] 1. 死。 毙命。击毙。 2. 仆倒。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更多解释]

【束手待毙】的常见问题

  1. 束手待毙的拼音是什么?束手待毙怎么读?

    束手待毙的拼音是:shù shǒu dài bì
    点击 图标播放束手待毙的发音

  2. 束手待毙是什么意思?

    束手待毙的意思是: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也作「敛手待毙」。

  3. 束手待毙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束手待毙的近义词是: 自投罗网、 束手就擒、 引颈受戮、 束手无策、 敛手待毙、 一筹莫展、 小手小脚、 计无所出、 束手待死、 束手就殪、 手足无措、 坐以待毙 。

  4. 束手待毙的反义词是什么?

    束手待毙的反义词是: 垂死挣扎、 负隅反抗、 应付自如、 负隅顽抗、 死里逃生、 出奇制胜、 死里求生、 困兽佑诜 。

shùshǒudài

束手待毙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连动式
  • 感情 贬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怎么读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繁体 束手待斃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束手无策 束手就擒

反义词 应付自如

束手待毙的意思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元《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子(1)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2)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正音“待”,读作“dài”,不能读作“dāi”。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束手待毙”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毙”偏重在“待毙”;即消极地等死;语气比“束手就擒”重;而“束手就擒”;偏重在“就擒”;即让人轻易捉住;多不含消极意义。

歇后语 跛脚佬遇老虎 —— 束手待毙

谜语 上刑场 (谜底:束手待毙)

束手待毙的详细解释

【释义】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语或出《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

【典源】

※《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

(建炎)三年,幸杭州,自杭州幸江宁府,寻幸浙西,自浙西幸浙东。乃下诏曰:「国家遭金人侵逼,无岁无兵。朕纂承以来,深轸念虑,谓父兄在难,而吾民未抚,不欲使之陷于锋镝。故包羞忍耻,为退避之谋,冀其逞志而归,稍得休息。自南京移淮甸,自淮甸移建康而会稽,播迁之远,极于海隅。卑词厚礼,使介相望。以至愿去尊称,甘心贬屈,请用正朔,比于藩臣,遣使哀祈,无不曲尽。假使金石无情,亦当少动。累年卑屈,卒未见从。生民嗷嗷,何时宁息? 今诸路之兵聚于江、浙之间,朕不 [1]亲行,据其 [2]。如金人尚容朕为汝兵民之主,则朕于 [3]之礼,敢有不恭!或必用兵窥我 [4],倾我宗社, [5],竭取东西金帛、子女,则朕亦何 [6]一身,不临行阵,以践前言,以保群生。朕已取十一月二十五日 [7],前去浙西,为迎敌计。惟我将士、人民,念国家涵养之恩, [8][9]之辱,悼杀戮焚残之祸,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 [10],奋励而前,以存家国。」

注解

[1]惮:音dàn,害怕、畏惧。

[2]要害:指军事要地。

[3]事大:指小国侍奉大国。

[4]行在:指天子居处之所在。

[5]涂炭生灵:比喻使人民生活陷入极端困苦之中。

[6]爱:吝惜,舍不得。

[7]移跸:移驾。跸,音,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止宿之所。

[8]二圣:指徽宗、钦宗二帝,当时被金人掳走。圣,君王。

[9]拘縻:拘禁,拘留。

[10]同心戮力:齐心合力。戮,音,合、并。

【典故】

“束手待毙”的“束手”,是双手被捆绑,不再抵抗的意思。如《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一ˊ),首身分离,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脰(dòu)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描述在战争中被俘虏的父子老弱被系住脖子,绑住双手。此处文献就用“束手”,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又如:《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先帝玺绶归之王府。”形容光武帝刘秀亲自率兵征讨,降伏赤眉君臣,让十余万人束手。此处文献所用“束手”,即表示无计可施,臣服的意思。在史书描述历史事件中,多可见到以“束手”为核心而组构出意思相近的词组,如“束手就缚”、“束手就擒”、“束手无策”等都是。至于“束手待毙”则出现在《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及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记载建炎三年(公元1129),宋高宗行幸杭州,视导了浙西与浙东地区百姓生活后,下诏昭告天下:“当前金人一路侵逼,战事一触即发,我将士、百姓如能感念国家栽培的恩泽,记取徽、钦二帝被俘掳的耻辱,同时害怕敌军的残杀恶行,大家与其把双手绑起来等死,不如齐心合力,戮力为国,才能保全大宋江山。”后来原文中的“束手待毙”可能从这里被摘出,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

【书证】

  • 01.《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以存家国。”(源)
  • 02.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所谓大臣者皆阿谀后进,而握兵柄主国论议者又多宦人,略不知前朝区处用心,贻厥之谋,但茫然失措,束手待毙,遂终误国家大计,可伤也。”
  • 03.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八・议迁跸》:“今天下勤王之兵,在京屯戍者不下二十万,犹堪一战,岂束手待毙而已哉!”
  • 04.《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 05.《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二回:“彼行而劳,我坐而逸。以逸待劳,此必胜之策也。岂可束手待毙乎?”
  • 06.《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
  • 07.《九命奇冤》第三三回:“若等钦差到了,方才打点,那就迟了。万一打点不来,岂不是『束手待毙』?此刻务必先派一个人到江西境上去等著,等钦差过境时,就在那里打点。”
  • 08.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顾见举朝上下,相顾嗟呀,咸识沦亡,不待中智。群居叹息,束手待毙,耆老仰屋而咨嗟,少壮出门而狼顾。”

【用法】

语义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

例句

虽然敌众我寡,但我军誓死捍卫,绝不会束手待毙

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奋力一搏,或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面对警察围捕,歹徒不愿束手待毙,于是爆发一场激战。

因为不想束手待毙,即使疗程漫长且痛苦,他都坚持了下来。

餐厅营收大减,员工们不甘束手待毙,主动出击,改变行销策略。

束手待毙的翻译

  1. 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2. 手をこまぬいて死を待つ。〈喻〉失敗(しっぱい)を知っているのに手をこまぬいて見ていること
  3. attendre la mort pieds et poings liés
  4. hilflos den Tod erwarten
  5. ждать кáзни со связанными рукáми

束手待毙成语接龙

“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毙而后已
  • 已成定局
  • 局促不安
  • 安居乐业
  • 业精于勤
  • 勤能补拙
  • 拙嘴笨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完整接龙

“束”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无拘无束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完整接龙

束手待毙字义分解

读音(shù), 木部,共7画

①. 捆住,系。 如: 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②.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如: 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③.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如: 光束。电子束。

④. 控制,限制。 如: 束身。无拘无束。

⑤. 事情的结末。 如: 收束。结束。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①.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如: 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②. 拿着。 如: 人手一册。

③. 亲自动手。 如: 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④. 技能、本领。 如: 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⑤.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如: 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⑥. 小巧易拿的。 如: 手枪。手册。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dài,dāi), 彳部,共9画

㈠ 待 [ dài ]

①. 等,等候。 如: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②.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如: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③.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如: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㈡ 待 [ dāi ]

①. 停留,逗留,迟延。 如: 你待一会儿再走。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bì), 比部,共10画

①. 死。 如: 毙命。击毙。

②. 仆倒。 如: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查看详细解释

束手待毙成语组词

束的成语手的成语待的成语毙的成语

束手待毙相似的成语

束手就毙束手待死敛手待毙束手自毙束手待尽束手受毙束手束脚束手束足奄奄待毙束手就擒束手无策束手无计束手就缚束手缚脚束手旁观坐而待毙束手无术束手就殪束手无措束手坐视束手听命束手就禽束手就困束手无谋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