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仲秋。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故名。
引唐•韦琮 《月明星稀赋》:“的的悠悠,蟾孤桂秋。”清•程麟 《此中人语·曾睹瑶池仙客》:“咸丰 八年戊午桂秋, 吴君 方十五岁,在 红杏山庄 别墅小住。”
农历八月。因此时桂花飘香而得名。
引唐·陆龟蒙〈汉宫词〉:「一身三十六宫夜,露滴玉盘青桂秋。」
桂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ì qiū,是指仲秋。
桂 [ guì ] 1.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 如 桂剧。桂系军阀。 2.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3. 姓。 [更多解释]
秋 [ qiū ] 1. 一年的第三季。 如 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 如 麦秋。 3. 指一年。 如 千秋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6. 姓。 [更多解释]
桂秋的拼音是:guì qiū点击 图标播放桂秋的发音。
桂秋的意思是:农历八月。因此时桂花飘香而得名。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