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攻讦,谗毁。
引《诗·小雅·正月》“天夭是椓” 唐•孔颖达 疏:“哀此下民,今日之无天禄,而王夭害之,在位又椓譖之,是其困之甚也。”
椓谮,读音 zhuó zèn,汉语词语,指攻讦,谗毁。
椓 [ zhuó ] 1. 敲打,槌击。《説文•木部》:“椓,擊也。” 2. 宫刑。后作“斀”。《集韻•覺韻》:“斀,《説文》:‘去陰之刑也。”或作椓。” 3. 阉人。《詩•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潰潰回遹。” 4. 攻讦,告发。《左傳•哀公十七年》:“衛侯辭以難,大子又使椓之。” [更多解释]
谮 [ zèn ] 1. 讒毀;誣陷。《説文•言部》:“譖,愬也。” 谮 [ zèn ] 1. 通“僭”。不信。《集韻•栝韻》:“譖,不信也。通作僭。” [更多解释]
椓谮的拼音是:zhuó zèn点击 图标播放椓谮的发音。
椓谮的意思是:攻讦,谗毁。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