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樝 | ||||||||||||||||||||||||||||||||||||||||||||||||||||||||||||
释义 | 樝zhā ㄓㄚ 卷六木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5画 U+6A1D 樝 側加切 柤 、 查 、 楂 樝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上反切側加切頁碼第179頁,第5字續丁孫 樝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一反切側巴反頁碼第442頁,第4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上反切側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52頁,第1字許惟賢第420頁,第5字
段注《内則》柤棃注曰:柤,棃之不臧者。《爾雅》郭注,《山海經》郭傳皆云:樝似棃而酢濇。按卽今棃之肉粗味酸者也。張揖注《子虛賦》云:樝似棃而甘。乃以同類而互易其名耳。陶隱居譏鄭公不識樝。恐誤。 从木。虘聲。 段注側加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三「山樝」與「樝」不同,唯酢相似,故必加「山」字。 錢一「山查」之正字。 樝字的相关索引
樝zhā ㄓㄚ 正文・辰集中木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中 木部 15画 U+6A1D 樝 樝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2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0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496頁,第19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莊加切,音渣。 例又,歐陽脩《歸田錄》:𣐈初生,堅實如石;凡百十𣐈以一榠樝置其中,則紅熟如泥,人謂之烘𣐈。 注解〔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樝〕字拼音是z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虘。 〔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 ⑴ 同“楂”。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樝zhā ㄓㄚ 木部共15画左右结构U+6A1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木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SHAG 86 、 SHEG 98 DYPM FILC 41912 无 U+6A1D 123421531525111 横、竖、撇、点、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 柤 、 查 、 楂 、 𣕈 、 𣙁 樝字概述〔樝〕字拼音是zhā,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5画。 〔樝〕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虘”。 〔樝〕字仓颉码是DYPM,五笔是SHAG86,SHEG98,四角号码是41912,郑码是FILC。 〔樝〕字的UNICODE是U+6A1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165,UTF-32:00006a1d,UTF-8:E6 A8 9D。 〔樝〕字异体字是柤、查、楂、𣕈、𣙁。 樝的意思樝zhāㄓㄚ基本解释◎同“楂”。 樝字的翻译
樝的国语辞典解释樝zhāㄓㄚ详细解释◎参见“樝子”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樝的两岸词典解释樝zhāㄓㄚ详细解释◎参见【樝子】。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樝的字源字形
樝字组词樝糕 樝餻 樝子 榠樝 瘙樝 山樝 鼠樝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