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ㄆㄨˇ

卷六木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6画

U+6A38

匹角切

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頁碼186頁,第4

檏木素也。从木菐聲。

卷别卷十一反切于岳反頁碼464頁,第7行,第2

檏木素也。從木菐聲。

鍇注臣鍇曰:「按:土曰坏,木曰樸,《尚書》曰:『若作梓材,旣勤樸斵。惟其塗丹雘。』」

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005頁,第2許惟賢443頁,第4

檏木素也。

段注素猶質也。以木爲質。未彫飾如瓦器之坯然。《士喪禮》、《周禮》槀人皆云:獻素獻成。注云:形法定爲素,飾治畢爲成是也。引伸爲凡物之偁。如《石部》云:磺,銅鐵樸是也。作璞者,俗字也。又引伸爲不奢之偁。凡云儉樸是也。《漢書》。以敦朴爲天下先。假朴爲樸也。

從木。菐聲。

段注匹角切。三部。今詩棫樸《周禮》樸屬,借用此字。

木素也,未彫木也。引申為質素之樸。凡未治(生)者皆从菐;木之木彫(原生)者曰樸;王之未理(未琱)者曰璞,鼠之未腊(原生)者曰璞(《韓非子》。古只作樸,韓非子時亦當作樸。

未彫之木也。引申為質樸之樸。凡未治(原生)者皆从菐(可作樸?):木之未彫(原生)者曰樸,玉之未琱(原生)者曰璞,鼠之未治(原生)者曰璞。《周禮》之「樸屬」=坿屬之借。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皆從木、菐聲。「木」為樹,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樹木有關;「菐」為煩瑣,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則作「朴」。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473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368頁
4說文校箋第23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29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80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4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09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8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5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33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186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937頁【補遺】第16879頁
14通訓定聲第148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86頁【崇文】第1941頁
16說文句讀第735頁
17章授筆記第243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5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75頁,第1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匹角切,音璞。
說文》作檏,木素也。〔徐曰〕土曰坏,木曰檏。
書・梓材》:既勤樸斲,惟其塗丹臒。

又,凡器未成者,皆謂之樸。
爾雅・釋器》:木謂之剫,玉謂之雕。〔郭註〕皆治樸之名。

又,質也。
禮・郊特牲》:素車之乘,尊其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博木切,音卜。
詩・大雅》:芃芃棫樸。〔傳〕樸,枹木。〔箋〕白桵相樸屬而生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註〕樸屬,猶附著堅固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張衡〈東京賦〉:遵節儉,尚素樸;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

又,堅木也。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木密也。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樸𠟼,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武威郡。

又,《唐韻》:普故切,音舖。
淮南子・精神訓》:明白太素,無爲復樸。

注解

名词

1.形聲。从木,菐聲。本義:未加工的木材。

2.同本義timber

樸,木素也。 —— 《說文》既勤樸斫。 —— 《書·梓材》。馬注:「未成器也。」樸散則爲器。 —— 《老子》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 —— 《論衡·量知》

3.本質;本性nature

尚素樸。 —— 張衡《東京賦》。注:「質也。」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 《老子》

4.貨物的成本cost

貴酒肉之價,重其租,令十倍其樸。 —— 《商君書·墾令》

1.砍伐整理fell

樸桷不斫。 —— 《淮南子·精神》。注:「採也。」

樸斫(砍斫,削治)

2.通「撲」。擊,打beat; strike

舉築樸秦皇帝。 —— 《史記·刺客列傳》…水衡閻奉樸擊賣請。 —— 《史記·酷吏列傳》

形容词

1.淳樸;樸實simple; natural; plain

敦兮其若樸。 —— 《老子》澆淳散樸。 —— 《漢書·黃霸傳》民敦而俗樸。 —— 《孔子家語·王言》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質樸(樸實;不矯飾);誠樸(誠懇樸實);儉樸(儉省樸素);樸秀(樸實而秀美);樸質(樸素純真);樸訥(樸實而口才不好);樸散(本謂純真之道分離變異。後亦謂淳樸之風消散);樸愚(質樸愚拙);樸鄙(質樸鄙野);樸澀(質樸遲鈍);樸辭(質樸而不文飾之辭);樸贍(質樸而豐富);樸木(質樸厚重);樸索(質樸無華);樸野(質樸無華)

2.另見 piáo;pō;pò。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8 17: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