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欷 | |||||||||||||||||||||||||||||||||||||||||||||||||||||||||
释义 | 欷xī ㄒㄧ 卷八欠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八 欠部 11画 U+6B37 欷 香衣切 唏 欷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八下反切香衣切頁碼第287頁,第11字續丁孫 欷
附注徐鍇繫傳:「从欠,希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六反切忻祈反頁碼第724頁,第5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八下反切香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47頁,第1字許惟賢第722頁,第4字
段注欷亦作唏。《史記》。紂爲象箸而箕子唏。 从欠。希聲。 段注香衣切。十五部。 欷字的相关索引
欷xī ㄒㄧ 正文・辰集下欠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下 欠部 11画 金 U+6B37 欷 欷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59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568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17頁,第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香衣切,音希。 例通作唏。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許既切,音餼──義同。一曰泣餘聲。宋玉〈風賦〉:淸涼增欷。張衡〈南都賦〉:坐者悽欷。〔註〕欷,虛毅切。又,王僧虔〈祭顏延之文〉:以此忍哀,敬陳奠饋;申酌長懷,顧望歔欷。杜甫〈荒村〉詩: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皆讀去聲。 注解〔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欠部。 〔欷〕字拼音是x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希、欠,五行属金。 〔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欠,希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是抽噎;哽咽。 〔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ī] ⑴ 抽泣:“胁息增~。”⑵ 〔~歔( xū )〕又作“歔欷”,义同上。⑶ 叹息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欷xī ㄒㄧ 欠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B3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欠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金 QDMW 86 、 RDMW 98 KBNO OSLR 47282 2950 7604 U+6B37 34132523534 撇、点、横、撇、竖、横折钩、竖、撇、横撇/横钩、撇、捺 𣣐 欷字概述〔欷〕字拼音是xī,部首是欠,总笔画是11画。 〔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希、欠”,五行属金。 〔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欠,希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是抽噎;哽咽。 〔欷〕字仓颉码是KBNO,五笔是QDMW86,RDMW98,四角号码是47282,郑码是OSLR,中文电码是2950,区位码是7604。 〔欷〕字的UNICODE是U+6B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447,UTF-32:00006b37,UTF-8:E6 AC B7。 〔欷〕字异体字是𣣐。 欷的笔顺Loading... 欷的意思欷xīㄒㄧ基本解释①抽泣:“胁息增~。” ②〔~歔( xū )〕又作“歔欷”,义同上。 ③叹息。~叹。仰天长~。 详细解释动词 ◎(形声。从欠,希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抽噎;哽咽) 同本义sob。 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 —— 《文选·宋玉·风赋》 欷歔(哽咽;叹气);欷吁(嗟叹的声音) 欷字的翻译
欷的国语辞典解释欷xīㄒㄧ详细解释动 ◎抽泣、悲叹。 《说文解字•欠部》:“欷,歔也。”《资治通鉴•卷一七•汉纪九•武帝建元三年》:“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 欷吁、欷歔。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欷的两岸词典解释欷xīㄒㄧ详细解释◎〈书〉悲叹;哭泣。 曾哀凄欷心离离兮,顾高丘泣如洒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欷的字源字形
含欷字的成语欷歔叹息 欷歔流涕 歔欷不已 更多… 欷字组词欷歔 欷歔不已 欷歔流涕 欷歔叹息 欷吁 长欷 感欷 鲠欷 嗟欷 累欷 凄欷 涕欷 歔欷 嘘欷 增欷 滞欷 咨欷 朝欷暮唶 歔欷不已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