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歰 | |||||||||||||||||||||||||||||||||||||||||||||||||||||||||
释义 | 歰sè ㄙㄜˋ shà ㄕㄚˋ 卷二止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二 止部 14画 U+6B70 歰 色立切 𣥒 、 澀 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上反切色立切頁碼第50頁,第2字續丁孫 歰異體𣥒、澀 不滑也。从四止。 附注王筠釋例:「四止者,兩人之足也。上二止倒之,而且反之者,兩人相對,則其足趾相向,故倒之;其左、右正相反,故反之。苟相順從,必二人從行矣。今兩足相啎,是憤爭之狀也,故得不滑之意。」唐蘭《殷虛文字記》:「歮即《說文》之歰字也。」「四疊之字或从三疊。」「『歮』象三足,『歰』象四足,本有周帀之意。《說文》訓『不滑』者,實後起之義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三反切師及反頁碼第146頁,第5行,第2字述 不滑也。從四止。 鍇注臣鍇曰:「四皆止,故爲歰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上反切色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70頁,第3字許惟賢第119頁,第12字 不滑也。从四止。 段注色立切。七部。 歰字的相关索引
歰sè ㄙㄜˋ shà ㄕㄚˋ 正文・辰集下止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下 止部 13画 U+6B70 歰 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79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576頁,第43字 標點整理本: 第526頁,第4字 音《唐韻》:色立切;《集韻》:色入切,𡘋音濇。 例又,《博雅》:歰,吃也。揚子《方言》:𧬯極吃也。楚語也。或謂之軋,或謂之歰。〔郭註〕語歰難也。 例又,《六書故》:水涸行艱謂之歰,味苦歰亦謂之歰。 音又,《集韻》:色甲切,音箑──與翣同,棺羽飾也。 例《說文》:从四止。徐鉉曰:四皆止,故爲歰,當作[⿰𣥒𣥒],經典作歰。 注解〔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止部。 〔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è、sh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𣥒、𣥒、;、𰙜、𰙜、;、、𣥖。 〔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è] ⑴ 古同“涩”。㈡ [shà] ⑴ 古代出殡时的棺饰:“周人之葬墙置~。”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歰sè ㄙㄜˋ shà ㄕㄚˋ 止部共14画上下结构U+6B70CJK 基本汉字 二叠字 汉语字典 止部 14画 9画 上下结构 VYVH SIYMM YDII 17111 无 U+6B70 53453421212121 横折钩、撇、点、横折钩、撇、点、竖、横、竖、提、竖、横、竖、横 澀 、 翣 、 𣥒 歰字概述〔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è、shà,部首是止,总笔画是14画。 〔歰〕字是上下结构,二叠字 (左右二叠字),可拆字为“"𣥖"”或“"𣥒"、"𣥒"”或“"𰙜"、"𰙜"”或“""、"𣥖"”。 〔歰〕字仓颉码是SIYMM,五笔是VYVH,四角号码是17111,郑码是YDII。 〔歰〕字的UNICODE是U+6B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504,UTF-32:00006b70,UTF-8:E6 AD B0。 〔歰〕字异体字是澀、翣、𣥒。 歰的笔顺Loading... 歰的意思全部sè1shà2 歰1sèㄙㄜˋ基本解释◎古同“涩”。 歰2shàㄕㄚˋ基本解释◎古代出殡时的棺饰:“周人之葬墙置~。” 歰字的翻译
歰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歰字组词酢歰 古歰 蹇歰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