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歱 | ||||||||||||||||||||||||||||||||||||||||||||||||||||||||||||
释义 | 歱zhǒng ㄓㄨㄥˇ 卷二止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二 止部 13画 U+6B71 歱 之隴切 歱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上反切之隴切頁碼第49頁,第17字續丁孫 歱跟也。从止𡍺聲。 附注吳大澂古籀補:「古歱字从止从童,今經典通作踵。」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三反切之勇反頁碼第145頁,第4行,第1字述 跟也。從止重聲。 鍇注臣鍇曰:「足踶也,故從止,即跟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上反切之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68頁,第1字許惟賢第118頁,第6字 跟也。 段注《足部》曰:跟,足歱也。跟歱雙聲。《釋名》曰:足後曰跟。或曰踵。踵,鍾也。上體之所鍾聚也。按劉熙作踵。許歱,踵義別。 从止。重聲。 段注之隴切。九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此足踵之本字。 周二足踵之正字。 歱字的相关索引
歱zhǒng ㄓㄨㄥˇ 正文・辰集下止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下 止部 13画 U+6B71 歱 歱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79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577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26頁,第5字 音《唐韻》:之隴切。 例又,《玉篇》:古文踵字。註詳足部九畫。 注解〔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止部。 〔歱〕字拼音是zhǒ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止、重。 〔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ǒng] ⑴ 古同“踵”,追随,跟着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歱zhǒng ㄓㄨㄥˇ 止部共13画左右结构U+6B7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止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HTGF YMHJG IIKB 22115 无 U+6B71 2121312511211 竖、横、竖、提、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踵 、 𣦟 歱字概述〔歱〕字拼音是zhǒng,部首是止,总笔画是13画。 〔歱〕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止、重”。 〔歱〕字仓颉码是YMHJG,五笔是HTGF,四角号码是22115,郑码是IIKB。 〔歱〕字的UNICODE是U+6B7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505,UTF-32:00006b71,UTF-8:E6 AD B1。 〔歱〕字异体字是踵、𣦟。 歱的意思歱zhǒngㄓㄨㄥˇ基本解释◎古同“踵”,追随,跟着走。 歱字的翻译
歱的字源字形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