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毆 | ||||||||||||||||||||||||||||||||||||||||||||||||||||||||||||
释义 | 毆ōu ㄡ 卷三殳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三 殳部 15画 U+6BC6 毆 烏后切 殴 毆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下反切烏后切頁碼第94頁,第9字續丁孫 毆捶毄物也。从殳區聲。 附注段玉裁注:「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即經典之『𢿛』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六反切恩斗反頁碼第254頁,第1行,第2字述 捶毄物也。從殳區聲。 鍇注臣鍇曰:「以杖撃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下反切烏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475頁,第3字許惟賢第213頁,第6字 捶𣪠物也。 段注捶,以杖擊也。因謂杖爲捶。捶𣪠物者,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卽今《經典》之𢿛字。《廣韵》曰:俗作𢿛。是也。唐石經《周禮》。射鳥氏以弓矢毆烏鳶。方相氏索室毆疫。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冥氏以靈𡔷毆之。庶氏凡毆蠱則令之比之。壷涿氏以炮土之𡔷毆之。今版本皆作𢿛。唐刻獨不誤。張參《五經文字・殳部》毆一口反。《攴部》無𢿛。《殳部》毆字正爲《經典》而出。特未嘗箸之曰又起俱反,俗作𢿛耳。毆訓捶𣪠物。故以弓矢,以戈,以靈𡔷,以炮土之𡔷皆捶擊意也。區聲古音在四部。讀一口反。音轉入五部。《釋文》讀起俱,丘于反。淺人乃分析一口爲毆打之字。起俱,丘于爲驅逐之字。誤矣。又云:𢿛是《馬部》驅之古文。夫𢿛在《馬部》爲古文。驅在《殳部》爲俗毆字。無庸牽合。驅訓馬馳。毆訓捶𣪠。試思爲淵𢿛魚,爲叢𢿛爵之類。可改爲驅魚,驅爵乎。鄭注《周禮》曰:凡言馭者,所以𢿛之納之於善。豈可改爲驅之納之於善乎。卽古閒有假借通用。唐石經固不可易也。又按《此部》自㱿而下。言擊者八。言𣪠者二。不應錯出不倫。葢擊字皆本作𣪠。淺人改之而未盡。擊,攴也。攴,小𣪠也。與𣪠字義異。 从殳。區聲。 段注烏后切。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捶𣪠物。引申為逐。 錢一捶𣪠物也。引申為驅,(即𢿛字?) 白话解释殴,捶击物体。字形采用“殳”作边旁,“区”作声旁。 毆字的相关索引
毆ōu ㄡ 正文・辰集下殳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下 殳部 15画 U+6BC6 毆 殴 毆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03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587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537頁,第5字 音《唐韻》:烏后切;《集韻》:於口切,𡘋音嘔。 音又,《集韻》:墟𠋫切,音摳。 音又,《集韻》:虧于切,音區──與驅、敺音義𡘋同。 注解〔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殳部。 〔毆〕字拼音是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區、殳。 〔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ōu] ⑴ 打人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毆ōu ㄡ 殳部共15画左右结构U+6BC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殴 殳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AKKC SRHNE HJJQ 77747 无 U+6BC6 125125125153554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折/竖弯、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慪 、 摳 、 敺 、 殴 、 驅 、 𠥝 、 𣪅 毆字概述〔毆〕字拼音是ōu,部首是殳,总笔画是15画。 〔毆〕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區、殳”。 〔毆〕字仓颉码是SRHNE,五笔是AKKC,四角号码是77747,郑码是HJJQ。 〔毆〕字的UNICODE是U+6BC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590,UTF-32:00006bc6,UTF-8:E6 AF 86。 〔毆〕字异体字是慪、摳、敺、殴、驅、𠥝、𣪅。 毆的笔顺Loading... 毆的意思毆殴ōuㄡ基本解释◎打人。~打。~傷。鬥~。互~。 毆字的翻译
毆的国语辞典解释毆殴ōuㄡ详细解释动 ◎击、打。 《红楼梦•第四回》:“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斗殴、殴打。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毆的两岸词典解释毆殴ōuㄡ详细解释◎击;打。 殴打、斗殴、围殴、殴人成伤。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毆的字源字形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