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沚 | |||||||||||||||||||||||||||||||||||||||||||||||||||||||||
释义 | 沚zhǐ ㄓˇ 卷十一水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7画 U+6C9A 沚 諸市切 沚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諸市切頁碼第369頁,第14字續丁孫 沚小渚曰沚。从水止聲。《詩》曰:「于沼于沚。」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只耳反頁碼第904頁,第3行,第2字述 小渚曰沚。從水止聲。《詩》曰:「于沼于沚。」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諸市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209頁,第2字許惟賢第961頁,第6字 小渚曰沚。 段注《召南》傳曰:沚,渚也。此渾言之。《秦風》傳,《爾雅・釋水》曰:小渚曰沚。此析言之也。 从水。止聲。 段注諸市切。一部。 詩曰:于沼于沚。 沚字的相关索引
沚zhǐ ㄓˇ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8画 水 U+6C9A 沚 沚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9頁,第6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諸市切,音止。 例又,《釋名》:止息也,可以止息其上。 音又,《集韻》:職吏切,音志。 音又,《韻補》叶諸池切。 例《玉篇》或作洔。 注解〔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沚〕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止,五行属水。 〔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水中的小块陆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沚zhǐ ㄓˇ 氵部共7画左右结构U+6C9A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氵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IHG EYLM VII 31110 3098 U+6C9A 4412121 点、点、提、竖、横、竖、横 洔 沚字概述〔沚〕字拼音是zhǐ,部首是氵,总笔画是7画。 〔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止”,五行属水。 〔沚〕字仓颉码是EYLM,五笔是IHG,四角号码是31110,郑码是VII,中文电码是3098。 〔沚〕字的UNICODE是U+6C9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802,UTF-32:00006c9a,UTF-8:E6 B2 9A。 〔沚〕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772。 〔沚〕字异体字是洔。 沚的笔顺Loading... 沚的意思沚zhǐㄓˇ基本解释◎水中的小块陆地。 详细解释名词 ◎(形声。从水,止声。本义:水中的小洲) 同本义 small island小渚曰沚。——《说文》淹低沚兮京沚。——《楚辞·陶壅》。注:“京沚即高洲也。”宛在水中沚。——《诗·秦风·蒹葭》 沚字的翻译
沚的国语辞典解释沚zhǐㄓˇ详细解释名 ◎凸起水面的小块陆地。 《诗经•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沚的两岸词典解释沚zhǐㄓˇ详细解释◎〈书〉水中的小块陆地。 洲沚、宛在水中沚。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沚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沚字组词碧沚 川沚 江沚 涧沚 京沚 矶沚 林沚 沙沚 溪沚 玄沚 沼沚 中沚 洲沚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