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埋没;湮没。
引南朝 梁 萧琛 《难范缜<神灭论>》:“咸由祖述者失其传,以致泥溺。”
沉溺;沉迷。
引唐•刘禹锡 《献权舍人书》:“非篤好其章句,泥溺於浮华。”
泥溺,读音ní nì,汉语词汇。指的是沉溺;沉迷。出自唐·刘禹锡 《献权舍人书》。
泥 [ ní ]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 如 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 如 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泥 [ nì ] 1. 涂抹。 如 泥墙。泥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 如 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更多解释]
溺 [ nì ] 1. 淹没。 如 溺水。溺死。 2.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 如 溺爱。沉溺。 溺 [ niào ] 1. 同“尿”。 [更多解释]
泥溺的拼音是:ní nì点击 图标播放泥溺的发音。
泥溺的意思是:埋没;湮没。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