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谓之“注代”。
引《元典章新集·吏部·作阙》:“内外官员止凭到任月日为期注代。”《元史·拜住传》:“在京仓曹管库之职,岁终例应注代。”
注代,读音zhù dài,汉语词语,泛指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
注 [ zhù ] 1. 灌进去。 如 注入。注射。大雨如注。 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 如 注视。注目。注意。 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 如 注解。注释。注音。夹注。 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 如 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 5. 记载,登记。 如 注册。注销。 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 如 下注。赌注。 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 如 一注钱。 [更多解释]
代 [ dài ] 1. 替。 如 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 如 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 3. 世系的辈分。 如 下一代。 4. 姓。 [更多解释]
注代的拼音是:zhù dài点击 图标播放注代的发音。
注代的意思是: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谓之“注代”。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