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洛 | ||||||||||||||||||||||||||||||||||||||||||||||||||||||||||||
释义 | 洛luò ㄌㄨㄛˋ 卷十一水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9画 U+6D1B 洛 盧各切 洛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盧各切頁碼第361頁,第4字續丁孫 洛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从水各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勒記反頁碼第878頁,第7行,第2字述 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中,東南入渭。從水各聲。雝州濅。 鍇注臣鍇按:《漢書》:「歸德爲褱德。」 鍇注又按:出今上洛冢領山,經上洛弘農河南廬氏、蠡城、陽市、宜陽、洛陽合伊瀍穀澗之水,至鞏縣入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盧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095頁,第1字許惟賢第916頁,第1字 洛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畍中。東南入渭。 段注左馮翊三字,當作北地二字。《前志》北地郡歸德下。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舉其源委也。左馮翊褱德下曰:洛水東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處也。許之例。舉源地,不舉委地。然則當云出北地歸德無疑矣。今甘肅慶陽府安化合水二縣,漢歸德地也。今陝西同州府朝邑縣有懷德城,漢縣也。括地志云: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方輿紀要》曰:洛水出慶陽府合水縣北二十里白於山。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經保安縣,安塞縣,甘泉縣,鄜州。又南經洛川縣南,中部縣東,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縣子午嶺東南流而入於洛水。卽《說文》𣻐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也。自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稱。又南流經宜郡縣。過耀州。合漆水。歷三原縣,富平縣,白水縣。又東南流經澄城縣,同州府。至朝邑縣南入渭水。《水道提綱》云:舊合渭入河。自明時改流。徑入河。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渭口。三十里。按《水經注》本有雍州洛水篇。今亡之矣。《禹貢》道渭節謂之漆沮。職方雍州其浸渭洛。《小雅》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之浸也。《左傳》、《國語》皆云三川震。韋,杜以涇渭洛爲三川。 从水。各聲。 段注盧各切。五部。按雍州洛水。豫州雒水。其字分別。自古不紊。《周禮・職方》。豫州,其川熒雒。雍州,其浸渭洛(《正義》本不誤)。《逸周書》職方解,《地理志》引職方正同。雒不見於詩。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浸水也。此《職方氏》文也。洛不見於《左傳》。傳凡雒字皆作雒。如僖七年伊雒之戎,宣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是也。《淮南》墜形訓曰:洛出獵山。據高注謂雍州水也。雒出熊耳。據高注謂豫州水也。《漢・地理志》弘農上雒下云:《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豫州川。盧氏下云:伊水,出熊耳山。東北入雒。黽池下云:穀水,出穀陽谷。東北至穀城入雒。新安下云:《禹貢》㵎水,在東南入雒。河南穀成下云:《禹貢》廛水,出亭北。東南入雒。此謂豫州水也。左馮翊褱德下云:洛水,東南入渭。北地歸德下云: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直路下云:沮水,出東西入洛。此謂雍州水也。已上皆經數千年尙未誤者。而許書《水部》下不舉豫州水。尤爲二字分別之證。後人書豫水作洛。其誤起於魏。裴松之引《魏略》曰: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爲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爲洛。此丕改雒爲洛,而又妄言漢變洛爲雒。以揜己紛更之咎。且自詭於復古。自魏至今皆受其欺。《周禮》、《春秋》在漢以前。誰改之乎。《尙書》有豫水,無雍水。而蔡邕石經殘碑《多士》作雒。鄭注《周禮》引《召誥》作雒。是今文,古文《尙書》皆不作洛。鄭,蔡𣃔不擅改經文也。自魏人書雒爲洛。而人輒改魏以《前書》籍。故或致數行之內雒洛錯出。卽如《地理志》引《禹貢》旣改爲洛矣。則上雒下曰《禹貢》雒水。不且前無所承乎。若《郊祀志》汧洛從水。後文宣帝以四時祀江海雒水。成王郊於雒邑。字皆從隹。又當時二字確然分別之證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水名。洛陽當作雒。 朱二洛水在陝西。洛陽當作雒。 錢一雒暘。洛水不在雒昜也。 錢二水名。雒陽(古止作雒)。 白话解释洛,河川。源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向东南流入渭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各”是声旁。 洛字的相关索引
洛luò ㄌㄨㄛˋ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10画 水 U+6D1B 洛 洜 洛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81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620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567頁,第20字 古文: 洜 音《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𡘋音落。 例又,水名。 例又,雍州之浸。 例又,蜀有洛水。 例又,東海郡有洛水。 例又,洛陽,地名。 例又,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例又,洛洛,水溜下之貌。 例又,與絡同。 音又,《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 例《類篇》:通作雒。 注解〔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洛〕字拼音是l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各,五行属水。 〔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是水名。指洛水。 〔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uò] ⑴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⑵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洛luò ㄌㄨㄛˋ 氵部共9画左右结构U+6D1B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氵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ITKG EHER VRJ 37164 3157 3469 U+6D1B 441354251 点、点、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洜 、 雒 、 洛 洛字概述〔洛〕字拼音是luò,部首是氵,总笔画是9画。 〔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各”,五行属水。 〔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是水名。指洛水。 〔洛〕字仓颉码是EHER,五笔是ITKG,四角号码是37164,郑码是VRJ,中文电码是3157,区位码是3469。 〔洛〕字的UNICODE是U+6D1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931,UTF-32:00006d1b,UTF-8:E6 B4 9B。 〔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676,属次常用字。 〔洛〕字异体字是洜、雒、洛。 洛的笔顺Loading... 洛的意思洛luòㄌㄨㄛˋ基本解释①〔~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 ②〔~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2.同本义Luo River。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 《说文》 3.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4.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 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5.洛阳的简称Luoyang。 洛字的翻译
洛的国语辞典解释洛luòㄌㄨㄛˋ详细解释名 1.参见“洛水”条。 2.大陆地区洛阳的简称。 3.姓。如明代有洛忠。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洛的两岸词典解释洛luòㄌㄨㄛˋ详细解释1.用于地名: 2.(1)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北部,流入渭河。也作“北洛河”。 3.(2)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南部,流经河南入黄河。也作“南洛河”。古代作“雒”。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洛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洛字的成语洛阳纸贵 洛阳才子 纸贵洛城 纸贵洛阳 巫山洛浦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巫山洛水 更多… 洛字组词洛开头的词语洛阳纸贵 洛巴虫 洛薄 洛宾笙 洛滨笙 洛伯 洛叉 洛成 洛川 洛川会议 洛党 洛都 洛妃 洛夫 洛龟 洛花 洛荒 洛涧 洛迦诺会议 洛京 洛克 洛可可艺术 洛口仓 更多… 洛结尾的词语拜洛 卜洛 瀍洛 东洛 笃洛洛 皋洛 巩洛 关洛 凾洛 函洛 镐洛 河洛 京洛 九洛 濂洛 鲁格洛 洛洛 蒙特卡洛 闽洛 辇洛 普洛 普韦布洛 青洛 更多… 洛中间的词语海洛因 阿佛洛狄忒 埃洛希姆 暗库洛牌 奥勃洛摩夫 拜洛受图 巴洛克艺术 布登勃洛克一家 冻库洛牌 笃洛洛 厄洛斯 浮库洛牌 弗洛拉 郭洛带 海洛英 河图洛书 黄洛峰 幻库洛牌 捷克斯洛伐克 静库洛牌 京洛尘 克洛诺斯 濂洛关闽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