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濕 | ||||||||||||||||||||||||||||||||||||||||||||||||||||||||||||
释义 | 濕shī ㄕ 卷十一水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7画 U+6FD5 濕 它合切 湿 𤂽 漯 濕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合切頁碼第363頁,第12字續丁孫 𤂽異體濕 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从水𣊡聲。桑欽云:出平原高唐。 蔣注《五經文字》:𤂽濕,他帀反,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省,兖州水名,經典相承以爲燥濕之濕,别以漯爲此字,見《夏書》與《釋文》,同與字,義不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它合反頁碼第880頁,第1行,第1字述 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從水𣊡聲。桑欽云:出平原高唐。 鍇注臣鍇按:《漢書》:「禹治濕水出東郡東武陽縣,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𣊡,午合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它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142頁,第2字許惟賢第934頁,第1字 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 段注東郡東武陽,二志同。今山東曹州府朝城縣縣東南有東武陽城是也。《前志》東武陽下曰: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過郡三者,東郡平原千乘也。《水經》曰:河水,又東北過高唐縣東。注云:河水於縣漯水注之。漯水上承河水於東武陽縣東南,而北逕武陽新城東。又逕東武陽故城南。又北逕陽平縣故城東。又北絶莘道城之西北。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東。又北逕𦕼城縣故城西。又東北逕淸河縣故城北。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故城南。又東北逕瑗縣故城西。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東。又東北逕濕陰縣故城北。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崔氏城北。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千乘縣二城閒。又東北爲馬常坈。亂河枝流而入於海。按此班,許所說故道也。《河渠書》。禹以爲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爲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漢書・音義》曰: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則漯川。出貝丘者,王莽時遂空。唯用漯耳。玉裁謂濕水故瀆,今不可詳。 从水。㬎聲。 段注它合切。七部。按《日部》㬎讀若唫。此濕所以在七部也。漢隷以濕爲燥溼字。乃以漯爲泲濕字。累者,俗絫字。在十六部。於音殊遠隔也。 桑欽云:出平原高唐。 段注平原郡高唐,二志同。今山東濟南府禹城縣西南有高唐故城。《左傳》襄十九年,廿五年,昭十年,哀十年之高唐也。《前志》高唐下曰:桑欽言漯水所出。酈注河水篇云:按竹書,《穆天子傳》兩言濕水。尋其沿歴逕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葢津流所出。次於是閒也。玉裁按。桑舉其源之近者耳。今禹城縣濕水已不可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或省作□,後誤作漯,故漯水即濕水也。 朱二漢省作□,後人加丨於□,變為漯字。 錢一今形誤為漯(蓋省作漯故)。以形、義相近而借為溼。 錢二濕【塔】《孟子》作「漯」,形誤也。 濕字的相关索引
濕shī ㄕ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18画 U+6FD5 濕 湿 𦒣 濕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5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3頁,第36字 古文: 𦒣 音《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𡘋音沓──水名。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𡘋音𥌁──與溼同。 音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 音又,鄂合切,音𡀾──濕隂,漢侯國名。 音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例《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 注解〔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濕〕字拼音是sh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㬎。 〔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ī] ⑴ 同“溼”。《玉篇•水部》:“濕”,同“溼”。《説文》作“溼”,汉隶多作“濕”,后来通用无别。《易•乾》:“水流濕,火就燥。”孔穎達疏:“水流於地,先就濕處。”唐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⑵ 〔濕濕〕➊牲畜耳朵摇动貌。《集韻•緝韻》:“濕,濕濕,牛呞動耳皃。”《詩•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毛傳:“呞而動其耳,濕濕然。”➋浪涛开合貌。《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張銃注:“瀼瀼濕濕,開合貌。”㈡ [tà] ⑴ 古水名。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后作“漯”。《説文•水部》:“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桑欽云:出平原高唐。”鈕樹玉校録:“《玉篇》作‘漯’。”《廣韻•合韻》:“漯,水名,在平原。濕,漯同。”《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高唐,濕水出。”参见“漯”。⑵ 〔濕陰〕➊汉侯国名。《集韻•合韻》:“濕,濕陰,漢侯國名。”按:《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濕陰定侯昆邪,以匈奴昆邪王將衆十萬降侯,萬户”唐顔師古注:“濕,音吐合反。”➋古地名。在山东省济南市北。《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濕陰。”㈢ [xí] ⑴ 同“隰”。低湿的地方。《集韻•緝韻》:“隰,《説文》:‘阪下溼也。’或作濕。”⑵ 同“隰”。古人名用字。《集韻•帖韻》:“隰,闕。人名。《春秋傳》有公子隰。或从水。”《穀梁傳•襄公八年》:“鄭人侵蔡,獲蔡公子濕。”陸德明釋文:“公子濕,本又作‘隰’,又音燮。”按:左氏《春秋•襄公八年》作“公子燮”。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濕shī ㄕ 氵部共17画左右结构U+6FD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湿 氵部 17画 14画 左右结构 IJXO EAVF VKZU 36133 无 U+6FD5 44125115545544444 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 湿 、 溼 、 漯 、 隰 、 𣺝 、 𣺯 、 𤂽 、 𦒣 濕字概述〔濕〕字拼音是shī,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7画。 〔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㬎”。 〔濕〕字仓颉码是EAVF,五笔是IJXO,四角号码是36133,郑码是VKZU。 〔濕〕字的UNICODE是U+6FD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629,UTF-32:00006fd5,UTF-8:E6 BF 95。 〔濕〕字异体字是湿、溼、漯、隰、𣺝、𣺯、𤂽、𦒣。 濕的笔顺Loading... 濕的意思全部shī1tà2xí3 濕湿1shīㄕ基本解释①同“溼”。《玉篇•水部》:“濕”,同“溼”。《説文》作“溼”,汉隶多作“濕”,后来通用无别。《易•乾》:“水流濕,火就燥。”孔穎達疏:“水流於地,先就濕處。”唐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②〔濕濕〕➊牲畜耳朵摇动貌。《集韻•緝韻》:“濕,濕濕,牛呞動耳皃。”《詩•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毛傳:“呞而動其耳,濕濕然。”➋浪涛开合貌。《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張銃注:“瀼瀼濕濕,開合貌。” 濕湿2tàㄊㄚˋ基本解释①古水名。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后作“漯”。《説文•水部》:“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桑欽云:出平原高唐。”鈕樹玉校録:“《玉篇》作‘漯’。”《廣韻•合韻》:“漯,水名,在平原。濕,漯同。”《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高唐,濕水出。”参见“漯”。 ②〔濕陰〕➊汉侯国名。《集韻•合韻》:“濕,濕陰,漢侯國名。”按:《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濕陰定侯昆邪,以匈奴昆邪王將衆十萬降侯,萬户”唐顔師古注:“濕,音吐合反。”➋古地名。在山东省济南市北。《續漢書•郡國志四》:“平原郡。九城:……濕陰。” 濕湿3xíㄒㄧˊ基本解释①同“隰”。低湿的地方。《集韻•緝韻》:“隰,《説文》:‘阪下溼也。’或作濕。” ②同“隰”。古人名用字。《集韻•帖韻》:“隰,闕。人名。《春秋傳》有公子隰。或从水。”《穀梁傳•襄公八年》:“鄭人侵蔡,獲蔡公子濕。”陸德明釋文:“公子濕,本又作‘隰’,又音燮。”按:左氏《春秋•襄公八年》作“公子燮”。 濕字的翻译
濕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shī1xí2 濕湿1shīㄕ详细解释◎ 濕湿2xíㄒㄧˊ详细解释名 ◎低湿的地方。 《集韵•入声•缉韵》:“隰,《说文》:『坂下湿也。』或作湿。”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濕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tà1xí2shī3 濕湿1tàㄊㄚˋ详细解释◎古水名。 濕湿2xíㄒㄧˊ详细解释◎〈书〉低湿的地方。 濕湿3shīㄕ详细解释◎同“溼”。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濕的字源字形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