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霤、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引《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国癘之文,尚标七祀;良药之市,亦载三医。”
【词目】七祀
【读音】qī sì
【释义】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霤、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出处】《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国疠之文,尚标七祀;良药之市,亦载三医。”
七 [ qī ]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更多解释]
祀 [ sì ] 1. 祭。 如 祭祀。祀天。祀祖。 2. 中国殷代指年。 如 十有三祀。 [更多解释]
七祀的拼音是:qī sì点击 图标播放七祀的发音。
七祀的意思是: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