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焠 | |||||||||||||||||||||||||||||||||||||||||||||||||||||||||
释义 | 焠cuì ㄘㄨㄟˋ 卷十火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火部 12画 U+7120 焠 七內切 焠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上反切七內切頁碼第336頁,第15字續丁孫 焠堅刀刃也。从火卒聲。 附注王筠釋例:「焠與《水部》淬盖同。焠,堅刀刃也。淬,滅火器也……正謂以器盛水滅刀之火,以堅其刃也。今謂之濺,刀甫出火,即投之水,故兩从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九反切此退反頁碼第821頁,第6行,第1字述 堅刀刃也。從火卒聲。 鍇注臣鍇曰:「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曰:『清水焠其鋒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上反切七內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33頁,第3字許惟賢第845頁,第4字 堅刀刃也。 段注《王裦傳》。淸水焠其鋒。郭樸《三倉解詁》曰:焠,作刀鋻也。焠子妹切。鋻工練切。師古云:焠謂燒而內水中以堅之也。按火而堅之曰焠。與《水部》淬義別。《文𨕖》譌作淬。非也。《天官書》曰:火與水合曰焠。 从火。卒聲。 段注七內切。十五部。 焠字的相关索引
焠cuì ㄘㄨㄟˋ 正文・巳集中火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中 火部 12画 U+7120 焠 焠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09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673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623頁,第23字 音《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𡘋音倅。 例又,《韻會》:燒也。 例《韻會》:通作淬。 注解〔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焠〕字拼音是c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卒。 〔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uì] ⑴ 同“淬”。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焠cuì ㄘㄨㄟˋ 火部共12画左右结构U+712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火部 12画 8画 左右结构 OYWF FYOJ UOOE 90848 3546 U+7120 433441343412 点、撇、撇、点、点、横、撇、点、撇、点、横、竖 淬 焠字概述〔焠〕字拼音是cuì,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2画。 〔焠〕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卒”。 〔焠〕字仓颉码是FYOJ,五笔是OYWF,四角号码是90848,郑码是UOOE,中文电码是3546。 〔焠〕字的UNICODE是U+712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960,UTF-32:00007120,UTF-8:E7 84 A0。 〔焠〕字异体字是淬。 焠的笔顺Loading... 焠的意思焠cuìㄘㄨㄟˋ基本解释◎同“淬”。 详细解释动词 1.焠火,将金属加热后,浸于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以加强其硬度quench。 焠,坚刀刃也。 —— 《说文》清水焠其锋。 —— 《汉书·王褒传》 焠针(火针) 2.浸染be contaminated。 以药焠之。 —— 《史记·刺客传》 焠轮(猎获野物之血染红车轮) 3.烧…的外露表面或一部分 scorch。如:焠掌(烧灼其掌);焠儿(引火的小木片。又名发烛、火寸);焠着(烧着) 焠字的翻译
焠的国语辞典解释焠cuìㄘㄨㄟˋ详细解释动 1.将金属烧红后浸入水中,以增加其硬度,使其更坚利。 《说文解字•火部》:“焠,坚刀刃也。”《玉篇•火部》:“焠,火入水也。” 2.烧灼。 《荀子•解蔽》:“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唐•杨倞•注:“焠,灼也。”《水浒传•第四六回》:“便去灶前寻了把草,灶里点个火,望里面四下焠著。” 3.涂染。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唐•司马贞•索隐:“焠,染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焠的两岸词典解释焠cuìㄘㄨㄟˋ详细解释1.〈书〉金属加热烧红后,浸入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使变坚硬。 火与水合为焠,与金合为铄(《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2.〈书〉烧灼。 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荀子‧解蔽》)。 3.〈书〉涂染;浸染。 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焠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焠字组词焠儿 焠火 焠轮 焠掌 焠针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