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燀 | ||||||||||||||||||||||||||||||||||||||||||||||||||||||||||||
释义 | 燀chǎn ㄔㄢˇ dǎn ㄉㄢˇ chàn ㄔㄢˋ 卷十火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火部 16画 U+71C0 燀 充善切 燀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上反切充善切頁碼第335頁,第19字續丁孫 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九反切昌善反頁碼第819頁,第6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上反切充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926頁,第5字許惟賢第841頁,第11字
段注充善切。十四部。 《春秋傳》曰:燀之㠯薪。 段注《左傳》昭公二十年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同爨,炊也。 錢一炊也。燀、爨實是一字。 錢二燀、炊【諂】或即一字。 燀字的相关索引
燀chǎn ㄔㄢˇ dǎn ㄉㄢˇ chàn ㄔㄢˋ 正文・巳集中火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中 火部 16画 U+71C0 燀 燀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2頁,第7字 音《唐韻》:充善切;《集韻》、《韻會》、《正韻》:蜀善切,𡘋音闡。 例又,《史記・秦始皇紀》:威燀旁達。 例又,《廣韻》:然也。 例又,《韻會》:光明貌。 音又,《廣韻》、《集韻》𡘋旨善切,音𥊳──義同。 音又,《集韻》:黨旱切,音亶──厚燠也。 音又,《廣韻》:尺延切;《集韻》、《韻會》:稱延切,𡘋音嘽。 注解〔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ǎn、dǎn、c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單。 〔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ǎn] ⑴ 烧:“火之~也,固定(走)上。”⑵ 盛:“杀机杀运之动,莫~于秦。”⑶ 炊:“~之以薪。”⑷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桃等物放沸汤中浸泡,便于去皮。㈡ [dǎn] ⑴ 热:“故冬不凄寒,夏无炎~。”㈢ [chàn] ⑴ 难。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燀chǎn ㄔㄢˇ dǎn ㄉㄢˇ chàn ㄔㄢˋ 火部共16画左右结构U+71C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火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OKKF FRRJ UOKE 96856 无 U+71C0 4334251251251112 点、撇、撇、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燀字概述〔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ǎn、dǎn、chàn,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6画。 〔燀〕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單”。 〔燀〕字仓颉码是FRRJ,五笔是OKKF,四角号码是96856,郑码是UOKE。 〔燀〕字的UNICODE是U+71C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20,UTF-32:000071c0,UTF-8:E7 87 80。 燀的意思全部chǎn1dǎn2chàn3 燀1chǎnㄔㄢˇ基本解释①烧:“火之~也,固定(走)上。” ②盛:“杀机杀运之动,莫~于秦。” ③炊:“~之以薪。” ④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桃等物放沸汤中浸泡,便于去皮。 燀2dǎnㄉㄢˇ基本解释◎热:“故冬不凄寒,夏无炎~。” 燀3chànㄔㄢˋ基本解释◎难。 燀字的翻译
燀的国语辞典解释燀chǎnㄔㄢˇ详细解释动 ◎炊、燃烧。 《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晋•杜预•注:“燀,炊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燀的两岸词典解释燀chǎnㄔㄢˇ详细解释1.〈书〉烧火;炊。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左传‧昭公二十年》)。 2.〈书〉光烈;炽盛。 威燀旁达,莫不宾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书〉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桃杏仁置沸汤内浸泡,以去皮尖。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燀的字源字形
燀字组词燀赫 燀热 燀威 燀耀 燀业 烹燀 威燀 炎燀 灾燀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