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燅 | ||||||||||||||||||||||||||||||||||||||||||||||||||||||||||||
释义 | 燅xún ㄒㄩㄣˊ 卷十炎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炎部 16画 U+71C5 燅 徐鹽切 𤏝 燅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上反切徐鹽切頁碼第338頁,第12字續丁孫 燅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 𤏝或从炙。 附注徐灝注箋:「燅,古通作尋,久而遂專其義,又增火㫄作燖。」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九反切似猒反頁碼第826頁,第1行,第3字述 於湯中爚肉。從炎,熱省聲。 鍇注臣鍇曰:「《儀禮・有司》曰:『乃燅於俎。』」 反切………頁碼第826頁,第2行,第1字述 或從炙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上反切徐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46頁,第2字許惟賢第851頁,第4字 於湯中爚肉也。 段注爚當作𩱲。《玉篇》、《韵會》作瀹。則俗用字也。𩱲者,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瀹,漬也。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注。燅,溫也。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尋。《春秋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按燅者正字。尋者同音叚借字。云記或作尋者,《郊特牲》血腥爓祭注云爓或爲尋是也。爓亦叚借字也。所引《春秋傳》哀公十二年《左傳》文。賈注云:尋,溫也。服注云:尋之言重也,溫也。寒,歇也。《郊特牲》之注云爓或爲尋。見《有司》徹疏。今本《禮記》作爓或爲䐲。誤也。《有司》徹注中尋字,唐人譌作燖。亦非也。《論語》注。溫,尋也。又《中庸》溫故而知新注曰:溫讀如尋溫之溫。尋本皆無火旁。 从炎。从𤍽省。 段注小徐下有聲字。誤也。此會意。徐鹽切。七部。 或从炙作。 段注《廣韵》曰:𤍙,《說文》同上。此古本《說文》之異也。㶣卽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燅【全】。昷尋(燖)即燅字。 錢一春秋之尋盟當作燅盟。凡溫尋(燖)之尋皆燅之借。 錢二春秋尋盟當作燅【全】。 燅字的相关索引
燅xún ㄒㄩㄣˊ 正文・巳集中火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中 火部 16画 U+71C5 燅 燅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8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2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2頁,第16字 音《玉篇》:似廉切,音熸。 例又,《玉篇》:溫也。 音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𡘋音撏──義同。 音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注解〔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燅〕字拼音是x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坴、炎。 〔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ún] ⑴ 同“燖”。《説文•炎部》:“燅,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𤏝,或从炙。“徐灝注箋:“燅,古通作尋,久而遂專其義,又增火㫄作燖。”《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玄注:“燅,温也。《(禮)記》或作燖。”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燅xún ㄒㄩㄣˊ 火部共16画左右结构U+71C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火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FWFO GGFF BOUU 49189 无 U+71C5 1213412143344334 横、竖、横、撇、点、横、竖、提、点、撇、撇、点、点、撇、撇、捺 燖 、 𦢨 燅字概述〔燅〕字拼音是xún,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6画。 〔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坴、炎”。 〔燅〕字仓颉码是GGFF,五笔是FWFO,四角号码是49189,郑码是BOUU。 〔燅〕字的UNICODE是U+71C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25,UTF-32:000071c5,UTF-8:E7 87 85。 〔燅〕字异体字是燖、𦢨。 燅的笔顺Loading... 燅的意思燅xúnㄒㄩㄣˊ基本解释◎同“燖”。《説文•炎部》:“燅,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𤏝,或从炙。“徐灝注箋:“燅,古通作尋,久而遂專其義,又增火㫄作燖。”《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玄注:“燅,温也。《(禮)記》或作燖。” 燅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燅字组词燅俎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