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燈 |
释义 | 燈dēng ㄉㄥ 正文・巳集中火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中 火部 16画 U+71C8 燈 灯 燈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8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2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2頁,第20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騰切,音登。 例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例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音又,叶都郎切,音當。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托于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 例《集韻》本作鐙。 注解〔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燈〕字拼音是d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登。 〔燈〕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火,登聲。本寫作「 鐙」。本义是置燭用以照明的器具。「鐙」在古代還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隸變以後,作照明器具用的寫作「燈」,而「鐙」多作馬鞍兩旁的鐵腳踏講。 〔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ēng] ⑴ 照明的器具。也指某些其他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如:電燈;酒精燈。《集韻•登韻》:“鐙,《説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曰之鐙。’或从火。”《論衡•程材》:“日之照幽,不須燈燭。”⑵ 特指元宵節張掛的燈彩。《玉篇•火部》:“燈,燈火也。”⑶ 燈能照明,佛教因以燈比喻佛法。唐劉禹錫《送僧元嵩南遊》:“傳燈已悟無為理,濡露猶懷罔極情。”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燈dēng ㄉㄥ 火部共16画左右结构U+71C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灯 火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OWGU FNOT UOJU 92818 无 U+71C8 4334543341251431 点、撇、撇、点、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灯 、 鐙 、 𤆉 、 𧺄 燈字概述〔燈〕字拼音是dēng,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6画。 〔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登”。 〔燈〕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火,登聲。本寫作「 鐙」。本义是置燭用以照明的器具。「鐙」在古代還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隸變以後,作照明器具用的寫作「燈」,而「鐙」多作馬鞍兩旁的鐵腳踏講。 〔燈〕字仓颉码是FNOT,五笔是OWGU,四角号码是92818,郑码是UOJU。 〔燈〕字的UNICODE是U+71C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28,UTF-32:000071c8,UTF-8:E7 87 88。 〔燈〕字异体字是灯、鐙、𤆉、𧺄。 燈的笔顺Loading... 燈的意思燈灯dēngㄉㄥ基本解释①照明的器具。也指某些其他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如:電燈;酒精燈。《集韻•登韻》:“鐙,《説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曰之鐙。’或从火。”《論衡•程材》:“日之照幽,不須燈燭。” ②特指元宵節張掛的燈彩。《玉篇•火部》:“燈,燈火也。” ③燈能照明,佛教因以燈比喻佛法。唐劉禹錫《送僧元嵩南遊》:“傳燈已悟無為理,濡露猶懷罔極情。” 详细解释名词 1.形聲。从火,登聲。本寫作「 鐙」。本義:置燭用以照明的器具。「鐙」在古代還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隸變以後,作照明器具用的寫作「燈」,而「鐙」多作馬鞍兩旁的鐵腳踏講。 2.同本義。亦指通電發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發光器具lamp; lantern; light。 月夜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 清·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油燈;電燈;日光燈;信號燈;探照燈;燈法(使用燈燭所作的幻術) 3.彩燈。特指元宵節掛的彩燈 festoon lighting。 燈市(買賣花燈的市集);燈品(花燈的品類);燈期(元宵節前後賞燈的時節);燈樓(用以張掛花燈的綵樓) 4.[收音機、電視機等的] 電子管的俗名 valve。 五燈收音機 燈字的翻译
燈的国语辞典解释燈灯dēngㄉㄥ详细解释名 1.照明或作为他用的发光器具。 电灯、日光灯、红绿灯。 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他物加热的器具。 酒精灯、本生灯。 3.佛法导向光明坦途,趋避邪恶黑暗,故称佛法为“燈”。 唐•杜甫〈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燈的两岸词典解释燈灯dēngㄉㄥ详细解释1.照明等用的发光器具。 电灯、煤油灯、霓虹灯、探照灯。 2.像灯一样发光、发热,用来加热的器具。 喷灯、酒精灯。 3.老式收音机等用的电子管的俗称。 五灯收音机。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燈的字源字形
含燈字的成语三更灯火五更鸡 挑灯夜战 灯烛荧煌 更多…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