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玉制之印。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
玉制之印。
引《汉书·郊祀志上》:“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绍(袁绍 )又尝得一玉印,於 太祖 坐中举向其肘, 太祖 由是笑而恶焉。”清•郑燮 《骨董》诗:“缺角古玉印,铜章盘龟螭。”
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
引《元史·释老传·张宗演》:“世祖 尝命取其祖 天师 所传玉印、寳剑观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受命回山,将《盟威》、《都功》等诸品祕籙,及斩邪二剑,玉册,玉印等物,封置一函。”
玉印是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范大学工地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印解释为玉制之印。
玉 [ yù ]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如 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 如 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更多解释]
印 [ yìn ] 1. 图章,戳记。 如 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 如 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如 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 彼此符合。 如 印证。心心相印。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如 印象。 6. 姓。 [更多解释]
玉印的拼音是:yù yìn点击 图标播放玉印的发音。
玉印的意思是:玉制之印。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