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琅 | |||||||||||||||||||||||||||||||||||||||||||||||||||||||||
释义 | 琅láng ㄌㄤˊ 卷一玉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一 玉部 11画 U+7405 琅 魯當切 𤨜 琅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上反切魯當切頁碼第11頁,第6字續丁孫 𤨜異體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一反切羅當反頁碼第54頁,第7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符瑞圖》:「百珍寳用則琅玕景。」注曰:「玉而有光景也。」《山海經》:「崑崙有文玉琅玕樹。」《本草》注曰:「流離之類也,有五色火齊也,以青者入藥。」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上反切魯當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2頁,第2字許惟賢第30頁,第3字
段注逗。 似珠者。 段注《尙書》。璆琳琅玕。鄭注曰:琅玕,珠也。王充《論衡》曰:璆琳琅玕。土地所生。眞玉珠也。魚蚌之珠,與《禹貢》琅玕皆眞珠也。《本艸經》。靑琅玕。陶貞白謂卽《蜀都賦》之靑珠。而某氏注《尙書》,郭注《爾雅・山海經》皆曰:琅玕,石似珠。玉裁按。出於蚌者爲珠。則出於地中者爲似珠。似珠亦非人爲之。故鄭,王謂之眞珠也。 从王。良聲。 段注魯當切。十部。 白话解释琅,琅玕,珠状的玉石。字形采用“玉”作边旁,“良”作声旁。 字形解说金文作 琅字的相关索引
琅láng ㄌㄤˊ 正文・午集上玉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上 玉部 12画 火 U+7405 琅 𤨜 、 𤦴 琅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51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3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4頁,第30字 古文: 𤨜 、 𤦴 音《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𡘋音郎。 例又,琅琊,郡名。今沂州俗作瑯。 例又,姓。 例又,倉琅,宮門縮首銅鐶。 例又,琅當,長鏁也。 例又,琳琅,玉聲。 例又,《周禮・夏官・司馬》振鐸〔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疏〕鼓、鼙與鐸,聲之有異也。 音又,《字彙補》:力宕切,音浪。 注解〔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琅〕字拼音是l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良,五行属火。 〔琅〕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良声。本义是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áng] ⑴ 〔~~〕①象声词,金石相击声;②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⑵ 〔~玕〕像珠子的美石。⑶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琅láng ㄌㄤˊ 王部共11画左右结构U+7405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瑯 王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火 GYVE 86 、 GYVY 98 MGIAV CSXO 13132 3809 3237 U+7405 11214511534 横、横、竖、提、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瑯 、 𤦴 、 𤨜 琅字概述〔琅〕字拼音是láng,部首是王,总笔画是11画。 〔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良”或“"⺩"、良”,五行属火。 〔琅〕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良声。本义是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琅〕字仓颉码是MGIAV,五笔是GYVE86,GYVY98,四角号码是13132,郑码是CSXO,中文电码是3809,区位码是3237。 〔琅〕字的UNICODE是U+740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701,UTF-32:00007405,UTF-8:E7 90 85。 〔琅〕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159,属次常用字。 〔琅〕字异体字是瑯、𤦴、𤨜。 琅的笔顺Loading... 琅的意思琅瑯lángㄌㄤˊ基本解释①〔~~〕①象声词,金石相击声;②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②〔~玕〕像珠子的美石。 ③〔~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2.同本义a stone resembling pearl。 琅,琅玕似珠者。 —— 《说文》厥贡惟球琳琅玕。 —— 《书·禹贡》。传:“石似玉。” 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3.门环door ring。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 —— 《汉书》 4.姓。 象声词 ◎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 形容词 ◎洁白、华美如玉 resembling pearl; white carnetian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 琅字的翻译
琅的国语辞典解释琅瑯lángㄌㄤˊ详细解释名 1.参见“琅玕”条。 2.姓。如春秋时齐国有琅过。 形 ◎洁白的。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琅的两岸词典解释琅瑯lángㄌㄤˊ详细解释1.〈书〉像玉的美石。 2.声音清脆响亮。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琅的字源字形
以下是“琅”的正体“瑯”的字形
含琅字的成语琅琅上口 琳琅满目 书声琅琅 琅嬛福地 琳琅触目 更多… 琅字组词琅开头的词语琅琅 琅璈 琅铛 琅璁 琅当 琅珰 琅珰驿 琅玕 琅函 琅华 琅花 琅孉 琅嬛 琅环 琅嬛福地 琅嬛苑 琅笈 琅简 琅琅上口 琅琳 琅璆 琅然 琅书 更多… 琅结尾的词语琅琅 珐琅 炳炳琅琅 炳琅 仓琅 苍琅 珰琅 当琅琅 玎琅 玎玲珰琅 酆琅 各琅琅 珖琅 花琅琅 豁琅 晶琅琅 玲琅 琳琅 林琅 满目琳琅 乞留玎琅 青琅 桑琅琅 更多… 琅中间的词语琳琅满目 炳炳琅琅 不琅鼓 仓琅根 翠琅玕 当琅琅 珐琅质 各琅琅 花琅琅 晶琅琅 金琅珰 琅琅上口 琳琅触目 琉琅女 青琅编 青琅玕 软琅珰 桑琅琅 书声琅琅 斯琅琅 厮琅琅 索琅琅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